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度量指标研究
(内蒙古大学 自然资源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提 要 通过分析指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从产值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相比较的角度出发,设置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度量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并以中国为例,分别以重量与能值为尺度,计算以上所设置指标的指标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能值
中图分类号 TD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2-0123-05
1 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一个判断与度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尺度
《我们共同的未来》在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之后,又写道:可持续发展要求,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的速率应尽可能少地妨碍将来的选择[1]。但该报告并没有界定到底什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求的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国内许多研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涉及到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论文,在度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时,都选取了类似人均化石燃料储量这样的指标。笔者认为这类指标并不能够用来判断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再生资源储量的多少,只能表征其自然资源条件的天然禀赋,决不能因为不可再生资源储量少,就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低,显然这是不能成立的。无论过去,还是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短缺完全可以从另一个国家进口。至于能否用人均能源或金属矿产资源消耗量指标来度量,显然取决于如何界定什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求的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如荷兰环境与自然研究理事会 (RMNO)[2] 对于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与界定为:在一个可持续的世界里,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必须减少,一般要减少到西方工业化国家目前水平的 10% 以下。国内一些论著在谈到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时,是将经济学中的一些内容加以“引进”。如认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最优耗竭问题,即实现在不同时期内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配置[3-4]。但到底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否就是自然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如何度量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由此可见,到底什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求的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笔者认为现阶段,当代人为后代人所作的努力就是要不断地提高一定储量的不可再生资源从被开采,粗、精加工制造,消费,最后到废物再循环利用各个环节中的利用率。实际上,以上各个环节利用率的提高,其总体效应就是人类为了获取一定质与量的产品所需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在减少。这里,笔者将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进入到生产与消费各个环节中被“利用”时的利用率所“联合”产生的总体效应定义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对于以上定义,由于很难给出一指标直接加以度量,所以,这里笔者又从最初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消耗与最终产品的产出这两个“端点”出发,对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给出另一定义:生产一定质与量的最终产品所需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显然,该定义并不包括最终产品利用率的含义。尽管存在着以上缺陷,但该定义还是可以反映出不可再生自然利用率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对变化趋势,这也是本文所设置指标的依据。
2 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度量指标的设置与测度
在国家宏观层次上计算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从整体上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的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一直是一个空白点。根据笔者给出的关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第二种定义,同时考虑到以下因素①现阶段绝大多数国家很难收集到各年关于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消耗方面的准确数据;②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可能的变化,设置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的度量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2.1 以重量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度量尺度测度的结果
以重量为尺度度量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计算中国 1985~1995 年以上指标的指标值。表 1 为 1985~1995 年间,中国工业生产中主要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工业增加值以及由此计算得出的所设置指标的指标值。图 1 为所设指标指标值的变化情况。
表 1 中国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以重量为度量尺度)及所设置指标的计算结果
Table 1 Non-renewable resource consumption (measured by weight)in industrial economy of
China and value of the indicator built
项目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
化石燃料国内实际消耗量(万 t) | |||||||||||
煤 | 58613 | 62651 | 68775 | 73907 | 78564 | 81091 | 86359 | 92251 | 99310 | 107770 | 117571 |
石油 | 6171 | 6402 | 6675 | 7234 | 7474 | 7322 | 7631 | 8155 | 8617 | 9182 | 9349 |
金属矿石(万 t) | |||||||||||
国内开采量 | |||||||||||
铁矿石 | 13819 | 14751 | 16143 | 16854 | 17145 | 17941 | 19016 | 21022 | 22599 | 25056 | 25056 |
铝矿石 | 53 | 56 | 62 | 72 | 76 | 85 | 96 | 110 | 126 | 150 | 187 |
锌矿石 | 31 | 34 | 38 | 43 | 45 | 55 | 61 | 72 | 86 | 102 | 108 |
铅矿石 | 22 | 24 | 25 | 24 | 30 | 30 | 32 | 37 | 41 | 47 | 61 |
铜矿石 | 41 | 46 | 52 | 53 | 56 | 56 | 56 | 66 | 73 | 74 | 108 |
锡矿石 | 3 | 3 | 3 | 3 | 3 | 4 | 4 | 4 | 5 | 7 | 7 |
镍矿石 | 2 | 2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4 |
锑矿石 | 4 | 4 | 7 | 7 | 6 | 6 | 6 | 7 | 8 | 10 | 13 |
硫铁矿石 | 692 | 783 | 1087 | 1119 | 1269 | 1275 | 1413 | 1585 | 1490 | 1724 | 1724 |
进口量(万 t) | |||||||||||
铁矿砂 | 1005 | 1372 | 1090 | 1054 | 1259 | 1434 | 1855 | 2522 | 3305 | 3734 | 4115 |
铜矿砂 | 32 | 23 | 23 | 11 | 6 | 7 | 12 | 16 | 24 | 25 | 48 |
铜和铜合金 | 36 | 17 | 8 | 8 | 7 | 4 | 11 | 38 | 36 | 12 | 19 |
铝和铝合金 | 49 | 27 | 18 | 8 | 18 | 7 | 4 | 23 | 17 | 17 | 39 |
锌和锌合金 | 27 | 12 | 7 | 6 | 2 | 0 | 1 | 9 | 4 | 5 | 7 |
合计 | 80600 | 86183 | 94016 | 100406 | 105963 | 109320 | 116560 | 125920 | 135744 | 147918 | 158416 |
工业增加值(亿元) | 3153 | 3458 | 3915 | 4512 | 4741 | 4900 | 5605 | 6791 | 8156 | 9697 | 11059 |
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万 t/亿元) | 25.6 | 24.9 | 24.0 | 22.3 | 22.4 | 22.3 | 20.8 | 18.5 | 16.6 | 15.3 | 14.3 |
图 1 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2.2 以能值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度量尺度测度的结果 以能值[5]为尺度,将各种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相加,计算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这一指标的指标值。表 2 为化石燃料及主要金属矿石的太阳能值转换率[5]。表 3 为 1985~1995 年间,中国工业生产以能值为尺度计算的主要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及由此计算出的所设指标指标值。图 2 为以能值为尺度计算的所设指标指标值的变化情况。 表 2 化石燃料及主要金属矿石的太阳能值转换率
表 3 为 1985~1995 年间,中国工业生产以能值为尺度计算的主要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及由此计算出的所设指标指标值。图 2 为以能值为尺度计算的所设指标指标值的变化情况。 表 3 中国工业生产不可再生资源消耗(以能值为度量尺度)及所设置指标的计算结果
图 2 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3 对所设置指标及指标值实测结果的思考 如何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进行汇总核算,度量尺度一直是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目前不外乎有 3 个尺度,即重量尺度、货币尺度与能值尺度。世界资源研究所[6]在计算总原材料强度指数时,对于原材料消耗汇总用的尺度为重量尺度。而用货币尺度或能值尺度计算的该类指标还未见报导。本文分别用重量尺度与能值尺度计算了所设置指标的指标值。用能值为度量尺度进行汇总核算,能克服用重量尺度进行汇总核算时无法区分各矿产资源种类“价值”不同的缺陷,但由于煤炭与石油相比及几种消耗量大的金属矿石之间的太阳能值转换率差别不大,因此,从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以重量和能值为度量尺度计算的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这一指标的指标值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1985~1995 年,指标值在逐年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在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乐观,实际上,我国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不少技术性指标指标值都较低,且数据多年“保持”不变。因此,每隔 5 年或 10 年抽样调查一次我国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各环节中各种利用率指标的指标值,对于客观与真实地度量我国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是非常必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本文所设置的指标并不就是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它只是从一个侧面提供了关于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信息。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只要其工业产业结构在度量的时段内变化不大,单位工业增加值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指标还是能够反映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相对大小的变化情况,为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是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判别信息。这也是设置该指标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第一作者简介 仝川 (1964-),男,河北省定州市人,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为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 |
延伸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