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琪——从事土地复垦等研究
胡振琪
男,1963年5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8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并获工学博士学位(为中美联合培养的土地复垦学博士),曾于1989年2月~1991年5月留学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1992年3月~1994年3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完成煤矿沉陷区土地复垦的博士后研究,获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博士后奖。1996.9~1997.9获英国皇家学会对华研究员奖学金,以Exeter大学荣誉研究员的身份在该大学坎伯恩矿院研究污染土地的复垦,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所长、测绘与土地科学系系主任、学科首席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4)、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中国土地学会首届全国"青年土地科技奖"(1994)、中国煤炭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994),为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兼土地整理与复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采矿与环境恢复(土地复垦)学会"终身会员",国际土地复垦家联合会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代表),《I.J of surface mining and land reclamation 》编委,中国GPS应用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韩国等国讲学、学术报告或合作研究以及担任国际会议的组委和分会主席。 胡振琪教授1991年在美国完成土地复垦的博士论文后就携带24箱先进的复垦书籍返回祖国,投身于土地复垦事业的开创之中。10多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重点项目和一般探索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全国博士后基金、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项目、国家劳动部科技项目、美国矿山土地复垦研究基金、英国皇家学会对华研究员基金、中国-希腊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捷克国际合作项目等纵横向课题60余项。出版2本专著和参加编写4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187篇论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21篇,ISTP收录8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综合治理技术》(第一完成人)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不仅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中有所创新,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成绩显著。在教学工作中,曾独立教授2门博士生学位课、5门硕士生课程、12门本科生专业课,已培养博士后2人、博士12人、硕士9人。1项教学成果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名博士生论文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2003)。
目前, 胡振琪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土地复垦与矿区生态重建、国土资源利用与管理、污染土地修复、3S技术应用和采矿环境工程。目前正在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际合作、国土资源部等10余项纵横向课题研究。
主要学术论著 |
·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soil reconstruction for coal mine land reclamation |
· Impact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on farmland in eastern China |
· 试论土地复垦学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