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振儒——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

作者:印嘉佑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2
  汪振儒,树木生理学家、林业教育家,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奠基者。他一直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林业专业适用的《植物生理
学讲义》,翻译了多种有影响的植物生理学方面论著,培养出了中国第一名林学博士;长期担任几种林业科技刊物的主编和副主编。

  汪振儒,曾用名汪燕杰,笔名丁乙,祖籍广西桂林。1908年5月8日出生于北京一个研究新学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汪鸾翔,精于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长期从事动、植物学教科书的审定工作,30年代曾任溥仪的家庭教师。汪振儒从小耳濡目染,对动植物感兴趣。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时,在生物课教师指导下,为校园中的树木花草编制了植物名录,并协助任课教师绘制了一些生理卫生课的教学挂图,受到师生们的好评。1925年中学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生物系。1927年因慕植物学家钱崇澍、钟心煊和动物学家秉志之名而转入厦门大学生物系学习。1928年又回到清华大学生物系,1929年8月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南京中国科学社、清华大学生物系和广西大学任职,1935年考取广西省的林学公费留学生,从此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35年9月他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林业系,在JN斯佩思(Spaeth)教授指导下,他仅用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1935年采收树木种子发芽检定的一些成果》论文,获得了理科硕士学位。继而,转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林学院从事森林生态学的研究,1939年6月以《某些立地因子与幼龄火炬松人工林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汪振儒的这项研究是早期应用生物统计(多元回归)方法分析环境因子作用的尝试之一,颇受导师的赞扬。

  汪振儒怀着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于1939年7月回国,在广西大学任教。先后任森林系教授、系主任,农学院院长等职。1945年因揭发校长压制民主的卑劣行为,被解除了农学院院长职务,1946年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9年底他到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他被分配到新成立的北京林学院(1985年改称北京林业大学),参加建院筹备工作,先后任林业系主任、绿化系主任、科研部主任、图书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为北京林业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汪振儒曾任北京市政协第五、第六届常委。他于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76年当选为农工民主党八届中央候补委员,1983年当选为九届中央委员,1988年任中央咨监委员,1985年、1989年相继任中央科教文工作委员、顾问。

林业口第一个博士生导师

  汪振儒大学毕业后,到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助理,进行水生植物群落的研究工作。1930年到清华大学生物系,任李继侗教授主讲植物生态学课的助教。此外,他还开设植物生理学及植物形态学实验课,并从事淡水藻类的研究。1935年他被广西大学理学院聘为讲师,讲授植物学、植物形态学及植物分类学等课程,并为农学院开设过植物生理学课。除了进行教学以外,他在科研上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写了《广西植物名录》、《研究广西植物刍议》、《藻类研究的历史》等多篇论文。并跋涉大瑶山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标本,为以后的学习、教学与科研打下了初步基础。1939年7月回国后,被马君武先生聘为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并兼任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主任。继而出任森林系主任,并于1943年担任广西大学农学院院长。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汪振儒克服了教学、科研与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压力,坚持工作,对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历年所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与鉴定,撰写了《广西种子植物名录》。抗战胜利后,汪振儒被聘为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森林系主任。他在教学的同时进行了一些科研工作。曾在北大农学院校址周围,进行土壤等立地条件调查。1947年当胡先驌、郑万钧在中国发现活化石水杉的论文发表后,汪振儒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胡先驌处得到水杉树种子,在董世仁协助下作了水杉种子发育的试验,并撰写了《水杉种子及幼苗发育观察》的论文,对进一步了解水杉的造林性质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汪振儒被调到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任教。1951年,他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了一年。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汪振儒被调到北京林学院工作。

  汪振儒在北京林学院,除了肩负着繁重的行政工作外,还亲自讲授植物生理学课程,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林业专业适用的《植物生理学讲义》。在此基础上逐步增添新的内容,正式出版了《植物生理学》教材,为全国林业院校所采用,影响深远。50年代末汪振儒与他人合作发表了《缺乏不同矿质元素对油松、侧柏、樗及白蜡四种树苗生长的影响》论文,并且组织教师翻译出版了《树木生理学》(1963)和《木本植物生理学》(1985)两本巨著。他讲课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对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更是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汪振儒带出了一批中、青年教师,今天多成为活跃在树木生理学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为教授、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的树木生理学科目,在全国林业高校中所处的领先地位是与汪振儒辛勤耕耘分不开的。

  汪振儒早在60年代就培养了几名研究生,“文化大革命”后恢复研究生制度,他又招收了硕士研究生,以后又成为全国林业口第一个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为我国自己培养出了第一个林学博士。近年来,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对研究生的工作学习不放松,亲自抓外语、抓基础、开设高级专业课程。他于1981—1985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科评议组成员。

  汪振儒掌握多种外语,除了熟谙英语外,还懂德、日、俄几种文字。他一向认为,要搞科学,就要进行学术交流,就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知识,所以几十年来他从未放松过外语学习。有位同志搞科研,急需阅读一篇法文文献,但又不精通法语,汪得知后,主动为之翻译,解决了燃眉之急。这种例子还有很多。为了林业科技工作者学习外语的方便,他几十年来编译了几本辞书,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重视期刊、词典的编辑工作

  50多年来,汪振儒为传播科学知识,倾注了大量精力从事期刊辞典的编辑工作。1949年7月14日,中国植物学会恢复活动,决定复刊《中国植物学杂志》,由汪振儒出任主编。1952年该刊与《中国动物学杂志》合并改称《生物学通报》,汪振儒继续担任主编,一直到1988年改任名誉主编。这个刊物对宣传生物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普及生物学知识,交流中学生物教师教学经验等作出了贡献。

  1979年,《北京林学院学报》(1985年改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创刊以来,汪振儒就担任主编,1986年以后任编委会顾问。汪任主编时期,对每期预发的稿件都要亲自过目,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外文字母、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严格得近乎挑剔,表现了极端认真的精神。《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于1989年被国家教委等单位评为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质量一等奖,是与汪振儒从创刊时就打下的良好基础分不开的。

  1981年,中国林学会创办林业科普刊物《森林与人类》,汪振儒任主编。每期发稿前,编委会常委要集中开会决定稿件取舍,他都亲自参加审定。他的辛勤工作,使《森林与人类》成为普及林业知识很有影响的刊物。

  中国林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林业科学》是林学界最高的学术刊物,在1979年召开第三届编委会时,汪振儒当选为该刊副主编,任职到1982年编委会换届为止。

  汪振儒为编译外文辞典做了大量工作,早在50年代就参加中国科学院对植物学名词的审定工作;1958年与人合译并校审了《德汉林业名词》;1981年与他人合译了《FAO英汉林业科技词典》;1983年又补译了《FAO英汉林业科技词典》的修订本。1989年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林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终审定稿会,是受钱三强主任委员委托的三位专家之一。此外,汪振儒还参加了《日汉林业科技词典》的译校工作。

热心学会工作

  30年代初,汪振儒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时,看到了日本植物学会的会刊,就写信给胡步曾教授建议,中国也应组织学会、办会刊,以便促进植物学的研究与发展。1933年中国植物学会成立后,汪振儒是早期的会员之一,随后参加了1935年在南宁召开的中国植物学会第二届年会和1947—1948年在平、津举行的两次学术年会及1949年7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学术年会;在1963年举行的中国植物学会年会上被选为第七届常务理事;1978年又当选为中国植物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3年起任中国植物学会第九届理事会顾问。1978年6月起还担任北京植物学会理事兼学术组副组长。近年来汪振儒还从事中国植物学史的研究工作,他所承担的近代史部分,即将付梓。他发表的《关于“植物学”一词的来源问题》论文,考证了“植物学”一词实际起源于我国数学家李善兰节译的英国J林德雷(Lind1ey)所著Elements of Botany(1847)一书,于1857年题名《植物学》,由上海墨海书馆印行,是这一名词的首次出现。用事实否定了“植物学”一词是日本江户时期已存在并在以后传人中国的错误,使历史事实得到澄清。

  1978年10月—1986年11月,他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并担任北京市植物生理学会第一、二届理事。

  汪振儒早在40年代就参加过中华林学会的学术活动。他是中国林学会第二、四届理事,第六、七届理事会顾问。1979年11月当选为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担任了中国林学会树木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1979年当选为中国林学会第四届科普委员会常委。

  汪振儒几十年来,参加各种学会的领导工作和学术活动,为林业科技学术发展广揽群英,进行学术交流、普及林业知识、提携后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除此而外,还参加大量的社会活动,为团结广大知识界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