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生态学 >> 生态学应用 >> 生态经济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经济问题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经济问题
作者:欧阳金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0000)

  摘要: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治理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西部开发的成败。应立足西部现有的自然生态基础,使经济建设、生态治理同步进行,实现良性开发,达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生态经济/良性开发

  适时开发西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极大。但是,西部开发受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给开发带来了重重困难和问题,西部大开发一开始就应步入“良性循环”,成为“良性开发”。

  1西部的经济潜力与生态忧患

  1.1巨大的经济潜力

  西部地区包括西南的云贵川藏渝和西北的陕甘宁青新等十省(市、区),共有土地面积538万km2,人口27670万,分别占全国的56%和23%。

  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的潜力巨大。西部拥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及珠江,拥有水能资源总量55745万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蕴藏总量的82.5%,其中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装机容量达27428万千瓦,占全国可供开发水能资源的77.8%;矿产资源无论是品种、品位还是储量都十分可观。其中,新疆的煤炭远景储量位于全国之首,塔里木油气远景储量甚至有成为仅次于中东、南中国海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油气区。现已探明,西部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6%、石油占12%、天然气占53%、铁矿占24%、烙铁矿占73%、铜铅占41%、锌占44%、镍占88%、汞占86%、钾盐占99%、磷矿占49%、石棉矿占98%。

  1.2生态忧患

  1.2.1地质地理环境恶劣

  西部的地理状况除四川盆地、渭河盆地、准葛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及少量平原外,大部分地区属于高海拔地带,其中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m ,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m ,就连塔里木盆地高度也有海拔2700-3000m.高原地区的第一个特点是气候恶劣。西部地区不少地方无霜期很短,3500m 以上的地区,全年寒冷期竟长达7-12个月。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象一道巨大的屏障,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使得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冰雹、霜冻、大风、沙尘暴,低温冷害、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却时有发生。

  高原地区的第二个特点是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据地质专家考证,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的结果,在全球地质构造上属于是最活跃的地带,致使发生在这一地区的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频出现。

  高原地区第王个特点是由于地质环境恶劣而增加经济区域开发的成本。依据“生态环境应力指数”,在世界大陆平均海拔的基础上,高度每增加100m,区域开发的成本即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将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3.2%-3.4%(不合地质灾害引起的成本投入)。

  全世界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60m,我国大陆平均海拔高度1595m ,西部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m 以上。

  若以北京、上海的区域开发成本为1,则四川将要达到1.54,贵州1.6,云南1.62,陕西1.46,甘肃1.52,宁夏1.48,青海1.84,新疆1.62,西藏2.06.就是说,东部平原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建一条同标准等长高速公路,因施工难度、材料标准、养护费用等造成的成本将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

  1.2.2生态资源退化,生态环境脆弱

  1.2.2.l 水资源短缺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规定,每人每年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淡水总量低于1000m3者为水资源数量压力指数的临界标志;理论地理学研究规定,每年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小于15万m3者(相当于150mm 水深)为水资源空间压力指数的临界标志。依此标准,我国宁夏人均水资源195m3,单位面积(1km2/a )水资源才1.9万m3,新疆单位面积水资源5.3万m3,甘肃单位面积水资源6万m3,青海单位面积水资源8.7万m3,均属于严重缺水的地方。且西部水资源80%为冰川固态水及地下水,这有限的地表水因复杂的地质地形构造多存于深川大壑,能够用于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的可用水极少。加之受强烈的季风气候影响,不少地方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自然补充量。据统计,年人口缺水率是,新疆156%,甘肃124%,陕西11.7%,青海6.6%,宁夏6.5%;牧畜缺水率是,新疆24.3%,甘肃19%,陕西9.2%,青海5.2%,宁夏4.8%。水已成为西部发展的重大隐患。

  1.2.2.2水土流失,沙漠化扩大

  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00多万km2,仅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就有60万km2,每年进入长江的侵蚀物达16亿t ;四川省解放初期水土流失面积仅9万km2,90年代初达到38万km2,占全省面积的76%。不仅如此,西部地区的土壤沙漠化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西部有孤万km2的沙漠化土地,潜在的荒漠化土地有100万km2之多,两项合计占西部国土面积的40%,且逐年向南、向东扩展。

  由于水土流失。沙漠化使这一地区的植被失去了依托,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生物种群在不断减少。人们常常以人均生物量或单位面积生物量衡量生物资源的丰度。我国东部的吉林省每平方公里生物量达到4536t ,西藏仅234t.从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标看,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度都大,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见表)。



  1.2.2.3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影响未从根本上消除

  (l )传统企业的压力

  我国西部大部分民营企业及60-70年代为战备而兴办的“三线建设”,从设计到工艺到产品代表着80年代前的水平,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考虑,这些企业多数尚在运作,有些还是西部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生态经济要求彻底改造这些企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当地群众脱贫的压力

  我国的贫困人口将近一半在西部十个省(市、区),民以食为天,为解决生计问题,这些省区毁林种粮、围湖造田仍有发生。近年提出退耕还林、退田还湖,但阻力不小。

  (3)市场经济中膨胀起来的淘金热

  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独特,成为许多梦想暴富的人向往的“黄金宝地”。

  在我国有关法律尚不健全,有关执法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成千上万的“淘金者”涌入西部,捕杀珍稀野生动物、珍稀药材、盗砍林木、滥采矿产资源,灾难性的邪恶尚未能有效得以制止。

  2西部地区应坚持建设与治理并直方针

  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矛盾是影响西部开发全局的根本问题。不顾生态基础的脆弱,轰轰烈烈地进行掠夺式开发只会招致自然界更为严厉的报复,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因此,我国的西部开发从一开始就应当坚持以“治理”促“建设”,以“建设”养“治理”,实现“良性循环”,走“良性开发”的道路。

  2.1引进科学技术,趋利避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影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以及西部地区的水能、风能、热能十分丰富,依靠科学技术使太阳能、风能、水能转换成电能、机械能、光能,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社会服务。

  2.2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开发与生态治理同步经济建设一定要依托土地,要有一定数量。

  素质的劳动者参与,要有一定数量的动、植物、矿物作原材料,要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做保证。为迎接西部大开发,彻底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治理生态环境应纳人西部开发的总体规划,渗透到西部开发的各个环节。

  例如,工程安排上,应抛弃耗水工程、污染工程,彩取严格措施防止这些工程进入西部,发展建立节水农业及其他节水产业;工程技术上应尽力抛弃传统的人海战术,多上科技含量高、用人少的精英工程,以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进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工程布局上应充分考虑能增加当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项目。此外,还应有专门的以治山治水、防治污染为内容的生态环境技人。

  2.3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实现地区内外与产业间的有机结合

  生态环境是一个由无数子系统组成的统一体,它的生成、运动、发展完全遵循自身的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现实生活中,经济所有权的存在使相互统一的生态环境有了地域及单位的划分,打上了所有者的烙印。我国的西部和东部、南方和北方及各自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生态环境上的统一性,并未因所有权的划分而失去存在,相反,联系更加密切。生态环境的正常情况下,这种联系不太显露,往往不为人们重视,当生态环境恶化并出了问题时,不同区域间生态环仿上的联系常常暴露无疑。如黄河山东段断流已经数年;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今年北方各大城市又遭到了多次沙尘暴袭击。

  就生态环境而言,正是黄河上游天然水较少及沿河取水量增加才导致下游无水,进而损害了整个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正是长江上游亂砍滥伐,破坏了涵养水份的森林植被,才招致了全长江流域的灾难性洪涝;正是西部、北部的土壤植被遭到破坏,沙漠化日趋严重及恶劣的气候招致北方城市的沙尘暴袭击。

  因此,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应当统筹兼顾,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实现东西之间的有机结合。

  按照等价原则,东部以资本、人才优势支援西部开发,西部以资源优势支按东部发展,并无偿提供因规划布局、产业调整、技术改造、科学工艺等改善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态实惠,东部对西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专项治理(如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防护林建设工程t 黄河上游小流域治理及北方防林工程等)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实现西部良性开发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3.1处理好中央、地方、企业及劳动者间的关系

  在我国,人口问题与环境保护早就作为基本国策,造就一个山清水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局面已成为我国最高决策层的共识。但党和国家治理生态环境的决心能否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行动,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就西部而言,各级地方政府要落实党中央的指示,在人口与环境治理上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责任目标制。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计划经济时期,目标责任落实加日常督促检查,就能完成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治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还要与发展当地经济(在西部则既要发展经济,还要解决脱贫)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坚持久远。因此,中央在给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环境目标责任制时,应宏观引导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在财力、政策等方面适度倾斜,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企业是我国经济的细胞,环境方面的许多事情都是企业生出来的,离开企业的积极性,环境治理将无从谈起。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生态经济学介绍
    延安:生态经济双赢战略大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建设
    上海闵行发展生态经济之路:让
    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 构建林业
    用生态经济观念构建“和谐湖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规
    和谐社会呼唤生态经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山
    生态经济政策体系构建浅议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