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地面让城市留住雨水

作者:孙建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1

  生活教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实际了。原来那些美丽的地砖只具表面的“艺术观赏性”而缺乏了“环境实用性”,最典型的就是用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的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社区活动场地、停车场等地面。而这种被称作“死亡性地面”的硬地面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危害有几方面:一是下雨时完全阻隔了雨水直接渗透入地,加重了排水管道的负担,同时使城市一遇降雨就满地积水,而晴天时,地面又极为干燥、尘土飞扬;二是大量反射、储留然后释放太阳辐射热,极大地增加了城市热岛效应,使环境舒适度大大降低;三是在降雪后容易结冰打滑,给人们出行带来多种不便甚至危险,同时,也无法利用降水补充城市地下水。四是直接影响城市植被健康,进一步加重城市的干旱、缺水状况,形成恶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近日在街面上行走,发现脚下刚铺设不长时间的彩色地砖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看上去略显粗糙、自然朴实的地砖。这就是用新型环保透水材料制成的高透水性、高强度混凝土路面砖。这种砖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北京大面积推广,已在北京市多个小区及二环辅路、三环辅路的人行道上大量使用。  

  这种环保型透水路面砖具有高强度、高透水性、能够吸收热量和噪音、不积水、不打滑等特点,是一种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高新技术产品,能够摒弃“死亡性地面”的诸多缺陷。具体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其次,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第三,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第四,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方便市民出行。第五,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车辆行使时产生的噪音,可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近年来欧洲一些城市都在广泛应用生态环保型透水地面。以环保技术见长的德国很少见到地面积水。他们的经验是在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砖,砖与砖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对于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选用有孔的混凝土砖,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以利于  杂草生长,使40%的地面具有绿化功能;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等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但砖与砖之间会留出空隙,空隙中留有泥土,天然的草可在此处生长,这样可形成35%的绿化面积;在房舍周围、居民区步行道、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上,由于往来行人较多,采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不仅地面透水性好,而且还不长杂草;城市街道的主要路面则用有孔砖加碎石来铺设,即在带孔的地砖孔中撒入碎石,可使雨水顺利渗透,其地面的热反射也大大降低。德国在新的《混凝土路面砖》标准中规定,如果制造有面层的路面砖,面层混凝土必须与基层混凝土牢固黏结,并有10%以上的孔隙,使水能够渗入地下。德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地面。  

  据了解,北京用水70%来自地下水,每年平均超采地下水约 1亿立方米,过度开采造成北京地下水以每年 3米 的速度下降,以至于形成五大地面沉降区。通过多铺透水地面,使雨水能够直接渗透入地,留住城市降水,既可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补充地下水,又由于透水地面通透“地气”,使地面冬暖夏凉,此外还能降低噪音,减少扬尘污染,可谓一举多得。  

链接  

  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设工程的庭院、广场、停车场及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等,应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蓄渗回灌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利用。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其路面雨水应结合沿线的绿化灌溉,设计建设雨水利用设施。  

  ——摘自北京市《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   

 




文章录入:dsh8313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马达加斯加奇特动植物:特有狐猴只…
    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