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黑鹳20年——记魏顺德

作者:黄河    文章来源:新疆阿克苏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6

   “得赶紧准备,马上就是黑鹳回归的日子。”在他的家里,魏顺德正在整理他的帐篷和睡袋,几个大大的背包。
魏顺德干了20多年的公安,是一名出色的公安民警。对于自己为何要走上野生动物研究这条道路,魏顺德说:“这得益于周永恒教授的熏陶。”他所说的周永恒是新疆八一农学院教授,主攻野生动物保护的,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被派遣到边远的温宿县工作。于是,魏顺德受他的影响,对野生动物产生莫名的兴趣。
随后,魏顺德又接触了王国英和谷景等 许许多多在动物学界颇有名望的学者专家并不断地向他们学习。工夫不负有心人,魏顺德在他们的指导下,早在1983年便加入新疆动物学会,从那时起,他便正式 走进保护动物队伍。
“研究黑鹳于一个特殊的渊源。”魏顺德说。那是1985年,他在巴扎上逛 时,看见一种黑褐色身子,红嘴的糼鸟。一共有两只每只5元,凭借自己对野生动物的了解,他确认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野生动物。于是他便把这两只糼鸟买回家里,精心饲养着。这期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知道了这叫黑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只有2000余只,而塔里木盆地就分布有500只以上。阿克苏温宿一带是黑鹳的真正栖息地。

    研究黑鹳,那得付出心血和汗水。最艰苦的莫过于挖洞观察,一个人找上工具......背上吃的、住的和简单和用具,黑鹳住的地方非常的隐蔽,往往都在悬崖绝壁的顶端,为了采集第一手材料,魏顺德也就只能在悬崖峭壁挖洞。随后就是孤独的独自蹲点观察,一待就是几天甚至半个月时间。观察起来很辛苦,有时连眼也不敢眨,趴在洞里,只露出个眼睛,一动不动地得坚持十几个小时。“最难熬的是夏天,蚊子能把我吃掉,山里的蚊子出奇地能咬人,三个蚊子一盘菜。”魏顺德说,“艰难太多了,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他哭笑着说。
    除了艰辛,顺德还差点会出生命的代价。那是去年11月间,他一路追随黑鹳到托什干河,  蹚过很多河流小沟。为了近距离拍摄到黑鹳,他没来得及顾及脚下,一下陷到泥沙中,半个身子下去了,他惊恐万分地挣扎起来,滚到岸边。天越来越黑了,他却迷失了方向,饥饿和困乏再加上背上的摄像机、背包压,他慌不择路地奔跑。“自己又走了多少条河,根本记不清了。”就那样冒黑瞎撞了四个多小时,他终于跑出了茫茫河滩,找到一个离公路不远的拦河大坝,大坝就是他找到家的标志。虽然顶着饥饿,但欣喜若狂的他还是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过路的车辆来把他接走。
有关那样的迷路经历,魏顺德还遇到过几次,但最严重的那次,他摸索了3天3夜,才找到出山的路。
   “每次考察出发前,我都给老伴和孩子们交代,大不了,就埋在山里,你们不要哭,为了这个事业,付出是难免的,甚至是生命。”
不光是研究黑鹳,所有的野生动物对魏顺德都充满了好奇,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大自然的营养。近20年的时间,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当然,魏顺德取得的成绩也是令人垂涎的:是中国黑鹳图片最多的人,目前已展开国际间合作交流,黑鹳专著画册年内可问世。他从事多种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获得很多的头衔:中国动物学会会员,新疆动物学会会员,《新疆画报》特约摄影记者,“中国国家地理基金”黑鹳项目签约人......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含章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海豚尾巴是其高速游泳"发动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1936年科学家就发现发现海豚游泳速度高…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