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气候变化 >> 正文 | ![]() ![]() |
|
|||||
| |||||
气候变暖与昆虫进犯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胡德良译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8 | |||||
一个地区的昆虫是否具有多样性,可以通过当地植物叶子遭受破坏的程度和类型推断出来。据该研究的发起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生艾伦·柯拉诺介绍,大口咀嚼的昆虫在叶子上留下的疤痕不同,这可以在化石中看到。 研究人员发现,热带地区的昆虫种类最丰富,对植物叶子所造成的破坏也最多。这表明,较高的气温跟昆虫的多样性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研究人员在来自怀俄明州毕葛红盆地(BighornBasin)的5000多块叶子化石中寻找疤痕证据。这些化石可以追溯到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PETM)及其前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是大约5600万年前发生的一次全球突然变暖事件,跟目前的气候变化状况具有可比性。食叶昆虫留下痕迹的多少、类型以及吞掉叶子的比例,能够说明这个地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爬行昆虫的多少。 研究人员发现:古新世末期较为凉爽,15%至38%的叶子遭受了昆虫的毁坏;在始新世初始阶段、极热时期过后气温有所下降时,33%的叶子遭到破坏;而在极热时期,有57%的叶子遭到破坏。可以看到,极热时期叶子遭到各种破坏的比例有了明显的上升。 柯拉诺及同事认为,这些昆虫的胃口变大是由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二氧化碳水平上升造成的,这使得植物叶子的营养成分减少。柯拉诺解释说:“如果植物可以利用的二氧化碳较多,光合作用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植物无需在叶子中储存大量的蛋白质而同样能够提供自身所需的营养。因此,跟以前相比,昆虫必须吃掉更多的叶子才能得到同样多的营养。” 研究小组研究的三个不同时段的植物各不相同。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植物的多样性有所增加,这表明随着气温升高,植物品种逐渐地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迁移出去。柯拉诺认为昆虫的迁移可能沿着相同的路线进行——“昆虫跟随着它们在遥远的南方食用的植物迁移过来的。” 在范围大小和变暖速度上,古新世-始新世极热时期跟目前的气候变化具有可比性。因此,柯拉诺及同事认为,饥饿昆虫进犯的事件很可能发生于当今时代。 胡德良译自美国科学现场网站原著:AndreaThompson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非洲动物感知全球气候变暖 纷 追寻全球气候变暖背后的原因 科学家发现昆虫用植物当电话 温室效应知识 气候变暖与《京都议定书》 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税制 保护臭氧层:让气候变暖延迟 世界环境日:冰川消融 后果 杨集昆——精神与天地共存 昆虫唤醒的记忆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20003010510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