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百姓亲手延缓全球变暖

作者:李晨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26
  “个人意识是影响日常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而且,个人意识要落实到生活的细节当中。”近日,在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和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现代青年可持续消费观研讨会上,付赢涛这样阐释自己做“环保大使”的原因。付赢涛是北京潞河中学高三年级学生,2006年,他作为中国学生代表参加了世界中学生英国环境大会。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青年人能够做什么?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是否会影响气候变化的进程?可持续消费方式是否意味着低质量生活?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否帮助解决国家减排难题?记者在研讨会现场看到,与会者多是青年消费者,他们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青年消费者需要责任感

  “可持续消费”的概念由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在内罗毕会议上发表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提出,其主要内容是“提供服务以及有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球极力关注的问题,英国经济学家Nicholas Stern最近完成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已因全球变暖的影响萎缩20%。英国大使馆文化与科技一秘李嘉德说,和英国一样,目前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生活变得更加富裕,很大一批年轻人成为主流消费者,他们也在追求更加舒适、甚至有些奢侈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消费及生活方式会对资源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及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性问题起重要作用。

  “我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要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宣传绿色的生活方式,建立节约型社会,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这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这对世界各国来说,不仅仅是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科学家和企业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同时对广大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也是一个挑战。”李嘉德说。

  英国之行给付赢涛和他的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转变。衣服坚持手洗,让洗衣机几乎成了家里的摆设;改用节能冰箱;整个夏天几乎没开空调;出行首选公交,私家车基本闲置。“我觉得生活得很舒适。”付赢涛不仅影响了自己的父母,也影响了周围的同学。在学校里,他们不但会组织活动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相互监督,指出彼此不环保的地方。

  现任国际非政府组织“气候组织”大中国区总裁的吴昌华,还是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会长、世界资源研究所前中国项目部主任。她说:“青年占世界人口的30%,青年一代拥有和遵循的生活方式会深深影响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方式,从而也影响未来全球的消费模式。上一代人谈到一些关键问题时,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有愧疚感,由于他们的消费方式、所处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的确造成了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一些环境问题。作为当代人,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自2007年4月开始,中国青年报社进行了“中国青年可持续消费调查”,接受调查的公众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大中城市的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0.1岁,其中,21~40岁之间的青年约80%。最终统计样本为2500份问卷。受访公众具有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平均月收入为2977元(不包含学生、军人、无业者),其中月收入在1000~3000元的青年比较集中,约占38%,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者占14%。

  调查发起后两周内,全国范围参与活动的青年接近万人。这种状况初步表明,可持续消费和环保参与在中国青年群体中拥有广泛的支持,政策推行和环保教育已有了一定基础。

  节能与生活质量没有必然联系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感觉,最近一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拿他自己的家庭来说,用的全部是节能灯,空调也是目前最节能的产品,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等等。作为一位支持环保的普通公民,姜克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贯彻环保理念;同时,作为一位政府部门的研究者,他还关切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消费现状。

  “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支付多少,大家能支付多少?”姜克隽注意到有媒体报道,节能冰箱销量非常大,但节能空调、节能洗衣机的销售情况非常差。姜克隽认为,这里面存在着商家的消费策略问题:“销售商可以把非常不节能的产品价格拉得非常低,但是盈利仍然很大。节能产品是为了衬托不节能产品的低价,二者成本上的差价可能只有二三百元,但销售差价却能达到1500元甚至更高。”他认为,在可持续消费这种生活方式的推进中,商家和厂家也要负起应有的责任。

  当然,消费者本身的觉悟——多选择节能产品可能是对商家和厂家最好的影响方式。姜克隽说:“我们应该把节能当成非常‘酷’的方式,要把环保和节能减排当做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使它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个方面。”

  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办公室的节能灯普及率为48.7%,家庭中的节能灯普及率为38%。完全没有节能灯的办公场所约有17.2%,而家庭用户高达31.8%。尽管大多数公众在家里都有比较积极的节能态度,但节能效果明显的节能灯却未获得多数家庭认可。

  进一步调查发现,77%的消费者认为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节能产品不够多,只有4%的消费者持相反观点。结合公众对节能灯的态度以及对待本地商品的态度,调查者更倾向于把公众的态度理解为节能产品的性价比不够突出、不够直白。性价比不明显,直接阻碍节能灯进入普通家庭的步伐。

  从这一角度看,公众对待节能产品的态度并不太积极。一方面,市场上新的节能产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消费者仍然认为品种过少。事实上,公众对节能产品的态度仍然以性价比为主要选购标准。其中的潜台词可以理解为:我能参与环保,支持可持续消费,但是不能牺牲原有的生活质量。

  消费者选择节能的生活方式,真的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吗?在BP(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作的王威认为,生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个人对于生活质量的界定和理解,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需要高成本、高消费;反之,有的人即便消耗非常多的能源和资源,也许仍然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够完美。这一观点得到了参与现场讨论的多数人的肯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表示,非常赞同上述合理界定生活质量的观点,他认为这是最关键的。“如果我们现在界定的生活质量就是一定要有一栋别墅、一辆别克,个人节能减排才会降低生活质量。”

  潘家华还提出,所有的消费都有负面影响。“因为现在很多消费的定价没有反映社会成本、环境成本,只付了市场成本,没有付全部的社会成本。而且就算付出所有的社会成本,地球的资源仍旧是有限的,过度使用仍旧会让有限的资源加速枯竭。”

  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发挥平等作用

  老百姓的努力能否解决国家减排难题?对于这样一个话题,潘家华坦言:“我觉得这非常难,只能帮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只属于国家减排中间的一个部分,缺这部分不可,完全依靠这部分也不现实。”

  潘家华认为,消费者有自己的主权。“房价为什么涨?如果大家不买,开发商会廉价卖,现在有人去捧场,就疯狂地涨。”潘家华觉得,人们现在太注重企业和政府的行为,而忘记了消费者同时也是决定企业行为的主要因素,也能以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行为决定企业的生产决策。“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消费者应该有多重主动,也就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生产、管理。从这种角度讲,我们不应该把每个人在社会中对可持续性的贡献割裂开来,它们可以相互促进。”潘家华说。

  可持续消费的行为需要示范者,政府首当其冲成为公众目光的焦点。在此次调查中,58.8%的公众对政府怀有这种期望,还有24%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和商家应该成为示范。与此同时,多数(78%)公众也把治理环境的责任寄托在政府身上,企业与商家也是公众期望的责任主体。

  中国公众的这种期望并不孤立,英国消费者同样寄希望于政府和企业,而非他们自己作出改变。在可持续消费圆桌会议的报告中,多达80%的英国消费者认为,在推行可持续消费的生活方式中,政府负的责任最大。

  在我国,政府倡导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这一倡议,多数(61%)公众有所了解也表示赞同,但同时有34%的人愿意配合行动但无从着手。

  吴昌华表示,从积极的角度讲,应该强调个人消费和老百姓消费的力量和影响。但毫无疑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可持续消费方式的推进中缺一不可。尽管,老百姓 “如果政府没法做我也没法做”、“企业不生产这个产品我也没法用”的想法都正确,但如果能把三者的关系摆得更平一点,个人发挥的作用比现在更强一些,就会发现,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环保在公众中间是一个热门话题,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给公众提供了大量环保信息和环保知识。但是环保知识的普及并不一定影响公众的消费行为。不论最终结果如何,公众欢迎政府、企业在产品上标注更多的节能环保信息,期望政府首先成为可持续消费的示范者、企业和商家随后保持与之相称的经营模式。

  分析此次调查的结果,调查者认为,如果要求公众为了可持续消费而牺牲现在的生活水平,很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把追求舒适生活视为个人权利表现的公众并不少。幸运的是,可能是传统文化中的节俭传统仍然在起作用,无论是出于对浪费的愧疚感还是纯粹为了节省费用,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实一直深受公众认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