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数据表明全球每年荒漠化经济损失四百二十亿美元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数据表明全球每年荒漠化经济损失四百二十亿美元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7

  中新社上海六月十七日电 今天是第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自联合国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现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三分之一陆地面积受到不同程度荒漠化的危害,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四百二十三亿美元。这是笔者从在沪举行的二00七中国治理荒漠化高峰论坛上获得的消息。

  据此次论坛透露,在全球一百一十个受荒漠化危害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危害人口最多、危害程度最严重的国 家:相当于十四个广东省幅员面积的土地荒漠化、近四亿人口受灾、每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更达到三千多亿元人民币。

  今年春天,申城市民就首次亲身体会了黄沙漫天的景象,荒漠化影响已由北方延伸至东南沿海。此间与会专家表示,长城的很多部分已被黄沙覆盖;如果不加治理,二百年后中华大地就没有土地可以耕种。

  面对严峻形势,参与论坛的专家纷纷献计献策。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副秘书长熊定国表示,荒漠化地区往往有良好的光热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因此可以走“治理结合开发”的路子,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中国治沙学会副理事长朱俊凤也表示,土地荒漠化的深层原因是贫困,因此“治穷”才是根本之道。与会者一致呼吁,政府应加强协调力度,把用于荒漠化防治的有限资源集中使用以提高效率,从政策方面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还要积极考虑建立国家级防治荒漠化工程试验示范区的可能性。

  据悉,一九九四年,联合国大会把每年的六月十七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以强化公众防治荒漠化的意识,积极应对这一生态问题。然而,十三年过去了,荒漠化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日趋严重,不断扩大的荒漠面积渐渐侵蚀着地球美丽的“脸庞”。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治理荒漠化,以色列有办法
    沙尘暴是个循环系统 地表尘土
    动员社会力量加强荒漠化治理
    科学家首次揭示沙漠化发生规
    辜胜阻:高速增长需要与财富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模型的
    信奉人定胜天成我国荒漠化治
    寻找沙尘暴的根源:阿拉善荒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沙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