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科学家首次揭示沙漠化发生规律 不合理人类活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是荒漠化主因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科学家首次揭示沙漠化发生规律 不合理人类活动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是荒漠化主因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9

    科技日报2007年3月29日讯  我国林业科学家首次揭示了沙漠化发生规律。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降低了能量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导致了历史时期沙质荒漠化的大面积发生。绿洲地区上游来水不足和区内对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导致历史时期沙质荒漠化发生的主因。
  
    这项由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慈龙骏主持,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寒旱所)、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治沙所等18家科研、教学单位近10年联合攻关的“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揭示了在气候变化的驱动下,以毛乌素沙地为代表的半干旱区,沙地消长的旋回周期为1500年;而以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代表的半干旱区,沙漠消长的旋回周期则平均为1250年。这说明,近1万年来,沙漠、沙地的消长变化相当频繁;且与千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干湿周期完全一致。

    科学家说,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物地球理化过程,验证和完善了荒漠化过程中的“肥力岛”形成与崩溃机制。研究指出,半干旱区退化与治理过程,是从相对均质的针茅草原—流动沙地/沙丘—灌丛化草场的自然(人工)演替这一资源异质性过程相向而行。

    “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它是荒漠化的一种类型,我国约有70%的荒漠化面积归属此类。在西北、华北和内蒙古西部干旱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荒漠化成因复杂、类型多样,从而给荒漠化防治带来了技术难度。20世纪后期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及防沙、治沙工程,在整体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荒漠化防治的一些创新性关键技术体系尚未形成。

    “沙漠化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模式研究”,是近十年国内外几项重大研究课题的集成和一系列成果的结晶。科技人员初步建立了荒漠化发生、发展及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的理论框架;在典型荒漠化类型区内,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技术和防治模式,将荒漠化防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加快荒漠化防治步伐、提高荒漠化防治成效提供了技术储备和示范样板。

    研究首次完成了中国荒漠化生物——气候分区,并在国家尺度上建立了适用于大范围荒漠化监测与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为全国荒漠化监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建立了县级荒漠化监测和评价系统平台,两项成果目前已被成功地应用于荒漠化监测和治理规划工作中;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要求,编绘了第一幅“中国荒漠化气候分区图”,明确界定了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

    科技人员还针对不同类型建立了区域综合防治模式。筛选出11种耐寒、耐盐、抗旱的优良抗逆性乔灌木种质材料,其抗旱性突破100毫米降水线;耐寒性突破了极端低温冻害和90天生长期的限制;耐盐性在表层土硫酸盐含量1.6%—2.3%及盐结皮含盐量高达24.16%的条件下生长正常。研究提出的沙漠绿洲边缘滴灌节水造林配套技术、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和高寒沙区固沙造林综合技术,为极端恶劣条件下植被恢复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不同类型区植物材料选育和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集成创新地提出了四大典型区域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极端干旱沙漠绿洲生态经济型防护体系模式;干旱区次生盐渍化土地防治模式;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荒漠化防治“三圈”模式及青藏高原高寒草原沙化防治模式。已在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区)累计推广应用388.8万余亩,取得综合效益超过1.5亿元;未来适宜推广的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这项研究今年3月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我国科学家揭示沙漠化发生规
    以综合、可持续方式管理水资
    水资源短缺阻碍亚太地区可持
    视觉:3.22世界水日·水
    环境:污染与失衡考验中国 警
    黄河水资源保护30年回顾与展
    太湖流域及东南诸河省界水资
    规范水能资源管理 促进水电有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保护水资源——共同的利益和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