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电子废物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环境正义面纱下的洋垃圾:向别国转移污染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环境正义面纱下的洋垃圾:向别国转移污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6

  “预言”中国“粮食危机”、“消耗危机”和“环境灾难”的是西方学者,提出“环境正义”的也是西方学者,而把自己国家的环境保护建立在牺牲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上的,恰恰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不过,对环境和发展保持敏感、慎思和客观公正的,应该是全世界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荷兰警方最近在鹿特丹港口截获了1000吨来自英国的家庭垃圾。这些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被贴上“废纸”的标签,正准备启运前往中国。荷兰和英国环境部门随后进行的联合调查表明,英国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家庭垃圾被一些公司非法运到中国进行处理(《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29日)。

  谈到环境保护,很多环保主义者都喜欢论证英国如何环保,美国如何环保,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又是如何的强,最终又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国内,纷纷谴责国人环保意识低下、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己优美的环境,却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环境正义”这一概念人们也许并不熟悉,然而,对于许多发达国家为了转移本国环境问题,把许多对环境不利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诱发环境公害的源头在于自身的产业,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它们通过自我控制,将引起公害的产品(事实上是一种垃圾)和设备“引渡”给了发展中国家。早在1988年,意大利就曾将有害垃圾贩入尼日利亚可可港。“环境正义”理论的产生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如果邻居把垃圾倒在你家门口,你会觉得这非常不公平,或者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为了降低本国垃圾处理的成本,英国把这些垃圾运往中国,而把环境问题转嫁给我们,试想,这不但是一件不公平、不正义的事情,甚至也是一种国家间的歧视。正如“环境正义”的倡导者布莱恩特认为的那样,“环境正义与当今剥削、不平等及一些集团持有特权的生产机制、福祉关系相关联”。因此,环境问题与社会正义是两个有着紧密关系的问题。当环境问题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已经认识到,“环境危机如若不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是不会得到有效解决的”。

  英国有关部门大规模向中国出口垃圾,其背后无疑是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那些向中国出口垃圾的公司可以两头拿钱。而这些交易中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中国。中国工人不但要在简陋恶劣的条件下对这些垃圾进行分类,而且处理垃圾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也要由中国承担。近几年,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了弥补原材料的不足,中国的垃圾进口量激增。据中国媒体公布的统计数字,2003年中国塑料垃圾、废铁、废纸的进口量分别是1990年的125倍、50倍和21倍。这些垃圾虽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成本远远超过由此而带来的收益。透过“环境正义”的视角,我们得告诉自己,再也不能用“经济理性”来主导我们的整个政策思维。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环境歧视”,以及基于“环境歧视”上面的“环境非正义”。

  广泛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有其片面性,无法顾及社会的整体利益。许多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它们把自己国家的环境保护建立在牺牲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上。因此,在“环境正义”的视角下,必须认识到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我们高呼保护环境的同时,必须正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由于“环境不公正”所造成的某些人群的生活和生存危机。时刻保持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慎思和客观公正,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一个经济大省与污染的“战争
    垃圾填埋场常见污染问题及防
    环境信访办法
    [原创]春天
    就是那一抹新绿
    上海闵行发展生态经济之路:让
    林伯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能
    深化资源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
    环境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农田土壤化肥污染及对策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