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湿地 >> 文章正文 | ![]() ![]() |
|
|||||
| |||||
蚕食湿地何以猖獗?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沧海 文章来源:哈尔滨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30 | |||||
报载,呼兰河绥化段湿地被非法开垦,草原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制止,却被绥化市的数十名村民打伤。这种行为令人震惊,“蚕食”湿地实属不法行为,缘何如此猖獗? 其一,利益的驱动使农民趋之若鹜。 自从国家对农村承包土地“直补”政策出台,加之近两年粮食价格也呈现上扬趋势,促使农民种田积极性大大提高,一些出外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务农,土地的价格也因此而攀升,但是因为如今土地已成为农民手中的“摇钱树”、“聚宝盆”,致使人们将目光投向现有的几乎处于“三不管”地位的“湿地”与“草场”上。故而私开滥垦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其二,无法可依,“现管”也不如“县官”。 由于农村的湿地、沼泽等草原分属于水务部门、滩涂办等多头管理,也许是因为“龙多靠、龙少涝”,抑或是因为“都说了算,又都说了不算”,于是,管理上便出了纰漏,给了善于投机者以中饱私囊的机会。 其三,开垦者可能已经获得了湿地拥有权,方敢肆无忌惮地对待执法者。 “我的地盘我作主”,这也许是开垦者最充分的理由。———“不让我们开地,我们怎么致富?”这也许是开垦者最真实的想法。 其四,最让开垦者有恃无恐的是:迄今为止,《草原法》还没有明确规定破坏多少草原才属于刑事犯罪,所以遇到具体问题,管理部门不但找不到一个可行的法律依据,更拿不出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应有的制裁,于是使这种目无法纪的行为愈演愈烈,使开垦湿地形成了“一窝蜂”现象,形成了一股势力,最终导致以暴抗法。 面对如此猖獗的过激行为,我们除了震惊,必须认真思考事件的成因。我们有没有在思想上对群众进行应有的教育?我们有没有着眼于未来,让他们明白滥开滥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我们有没有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对策?群众出了问题责任应该在领导。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基层干部在注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更要注重法制建设,教育农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而有关部门也亟待修订和创建相关的法律规章,不能让一些人钻法律的空子,让明显的违法事件无章可循。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 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 2007年世界湿地日关注湿地与 湿地,谁为你抚平创伤 心灵的湿地 有湿地的地方有童话 河北湿地40年减少九成多 走进湿地 香港米埔湿地生态功能价值估 密云水库湿地建设浅谈 |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