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守望者20年的牵挂
富叔有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13时至14时必须回到值班室。因为中午这个时间段发生森林火灾的几率十分高,所以这里的人们把这个时间段说成是“黑色13点”。每当火警电话铃响时,他总是第一个拿起电话,认真地做记录,及时与下属各单位联系,直到事情处理好了,他那颗悬着的心才平静下来。
“不是有值班员吗,你何苦还去?”老伴虽然也会有抱怨,但是她了解富叔的执着,有时还会提醒他提前去值班室。富叔的小孙女说:爷爷,你的心里只有办公室,都不疼我了!
可是,火情就是命令,富叔的心牵挂着那一片片绿色的森林。
上世纪80年代的江门,森林防火设施差,防火能力低,一旦发生山火,所有林业工作人员都疲于救火,烧过县界的,时有争执。1989年,富叔大胆设想利用生物防火林带阻隔山火,他与其他防火工作人员一道,规划在县界和重点林区种植阔叶树防火林带,初步获得成功。而富叔主持的阔叶树防火林带合理设置大面积推广实施项目也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富叔说:有人去、有林的地方就必须有防火宣传警示牌!不仅要抓好老人、妇女、儿童和外来流动人员的防火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要对痴呆和精神病人落实监护责任人,防止其放火烧山。富叔还编了大量的防火小册子发给中小学校,组织山区中小学校上森林防火知识课。
1996年,鹤山市雅瑶镇发生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近90公顷。当时富叔路过鹤山,知道有火情后,马上赶到火场,带领专业扑火队直奔火场第一线。2005年12月,市郊区大西坑大牛山发生火灾,富叔带领防火办的同志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他不怕山高路陡,不怕当时环境的恶劣,在火灾最严重的一线现场,协助指挥扑救。大火被扑灭后,他没有停下来,而是带领队伍和当地群众留守火场,防止山火死灰复燃。
20年来,江门发生森林火灾179起,每一起火灾,富叔都及时了解火场的情况,提出合理的扑救意见。遇到较大面积的火情,就到现场协助指挥扑救。每一次扑完火以后,都和扑火队清理现场,留守到最后。
近十年来,江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由1.07‰下降到0.11‰大大低于省里下达的双控指标。今年2月,陈开富被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
《人民日报》 (2007-05-10 第16版)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nny
延伸阅读
|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