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名家文丛 >> 郭耕文集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寻找地球的故事"环境教育讲师团广西讲学纪行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寻找地球的故事"环境教育讲师团广西讲学纪行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郭耕    文章来源:郭耕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2

  (一)、大中小覆盖,全方位讲座

  四月的北京,本应春风袅袅、拂面不寒,却遇上几十年未有的异常高温,离京那天,气温竟达摄氏三十度。由几位"地球奖"获得者组成的"寻找地球的故事"环境教育讲师团,继贵州(2000年)、江西、湖北(2001年)之后,今年,又在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带领下,踏上了西部演讲的第四站:广西南宁。

  南宁不愧为"绿城",满目苍翠,花木缤纷,用当地人自己的话说,叫"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长放",加之一条大江:邕江,蜿蜒流过市区,更为绿意浓浓的南国风情平添几分灵秀。当然,南宁大街上潮水般涌动的摩托车也算一道独特风景,据说约有五十万辆,但因此造成的交通和环境、特别是空气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听说,政府已着手限制摩托车,并将六月二日定为"禁摩日"。看来,经济的发展与关乎生命的环保,总是如影随形。

  到达南宁的第二天,即四月二日,环境教育培训班正式开学,来自全市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领导,共聚南宁沛鸿中学,市环保局韦局长、市教育局潘局长和地球之友吴方笑薇参加了开学典礼并先后讲话,然后,第一天全天的教师培训,便由吴方老师承包了,我和湖北的徐大鹏老师,则来到南宁一中,为全体高一同学做环保讲座。

  这次讲学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不仅要为教师和校领导做绿色培训,几位讲师还分头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做环保讲座,可谓全方位出击、满负荷工作。对我来说,最紧张的要数四月三日这一天了。上午,在南宁沛鸿中学,为230名来自150所学校的老师,进行题为"生态、生命、生活"的演讲;下午,过邕江,赴江南小学,在其操场上,为1300名小学生,做动物保护的讲座;晚上,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广西医科大学,在吴方老师的精彩讲演后,为座无虚席的大学生们做了有关"东方护生思想"的讲座;令人感动的是,医科大的校长、书记、团委书记及市环保局韦局长始终在场;赶来旁听的还有广西大学、广西师院、邕江大学、中医学院、水产学校、机电学校、商业学校等院校的同学。听完讲座,已是夜色阑珊,同学们仍在踊跃提问,晚上10:40,医科大的唐校长欣然走上讲台,当即号召,管好自己的嘴,并宣布从此不吃野味。也许是因为我在讲座中不留情面地指出:南宁人吃野味全国昭著的缘故。

  (二)、讲学之余话保护

  其实,在我们强调善待地球的环境教育中,特别在我的讲座里,还是比较侧重自然保护、动物保护内容,尤其是护生惜物观点的。此次讲学之后,作为"寻找地球故事"内容之一的自然考察,在环保局宣教中心及广西电视台生存空间栏目组的周密安排下,于四月四日成行了。吴方老师一行四人及环保局陶工、电视台李力前往防城红树林保护区、大明山白鹭保护区、防城港金花茶保护区以及一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但最令大家触目惊心、过目难忘的竟是这所救护中心的一个个动物尸首,我虽然没有在现场,可是,听到他们动容的描述和录像上回放的一幕幕惨景,我不禁为之惊诧:那些身体僵硬的穿山甲、肢体残缺的果子狸、死不瞑目的广西猴……皆是对人类暴殄天物恶行的无声控诉。 我们刚到南宁,当地的巴桂都市报的记者就问我:你以前对南宁有什么印象,我说太有印象了,全国吃野生动物最猖獗的省是广东省,最闻名的市就是南宁市。无论在电视、报纸、杂志上,我都看到过南宁人大块朵颐、暴餐野味的消息,但愿人类的嘴,不要成为野生动物的坟!发问的女记者一时语噎,一旁拍照的男记者却走上前来与我握手,连连说,太深刻了,太深刻了! 此来南宁,有亲友请客,问我是否对野味感兴趣,我坚决回绝,可当我打听起吃野味的情况时,当地人士竟如数家珍似地说了一大堆:古城路的野味店、火车站的"海陆空"、什么白族村、鹿鼎楼、绿都、苗王、各种蛇宴、龟宴……动辄千元一桌,多为公款招待。看来,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物种丧失与社会奢华、官场腐败、世风堕落不无关系。 九十年代中,我曾到过南宁,参加一个国际灵长类学术会议,会上,中外学者对各种猿猴的生存状况十分担忧,记得,广西的一位专家还沉痛地宣布:广西的长臂猿已于八十年代中期彻底消失。当时考察了龙虎山的猕猴,猕猴亦称广西猴,这本应是值得广西人引以自豪的事情,可是,前不久,我竟听到这样一个惨痛的消息:某领导想吃猴脑,一名林业公安竟上龙虎山枪杀了一只猴王。虽然这位知法犯法者已被绳之以法,但广西人不爱广西猴的印象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崇左:慕名已久,只缘白头叶猴

  约十年前,我开始写第一本书〈〈世界猿猴一览〉〉,其中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猴子:白头叶猴,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首先,这是唯一由中国人命名的猴子(谭邦杰,1957);其二,它们数量稀少,仅分布在广西龙州、扶绥和崇左的岩溶山地,是集珍、濒、特于一身的保护动物。但我从未奢望真能实地看一看白头叶猴。

  讲学接近尾声,大家对讲学之后的考察地的选择有些举棋不定,那天晚上,在医科大学,我听环保局的韦局长说,崇左离南宁不远,仅百十公里,我便极力请求去崇左看白头叶猴,当时,除了大学生,大家对白头叶猴都不太感兴趣,更多的人其实根本没去过,却纷纷劝止,说没意思、不好看、路难走……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崇左,终于成行了。 清晨,一辆越野车载着电视台的几个记者、环保局的庞主任及我与医大学生梁佳佳,踏上了探访白头叶猴的旅途。南国的春天,绿野无涯,路旁木棉树,花开花落,展露芳华。上午九时许,我们面前渐渐呈现明显为喀斯特地貌的座座孤山,我想,历史上,恐怕这里都有猴子栖息吧,如今,已被人砍伐的一派秃裸,没有一棵树;甚至有的山体被削去半壁,落的个白花花一片,大地真干净!别说猴子,连草木都难存。不过,多数山丘还是绿的。很快,进入我慕名已久的崇左,山重水复,渐入佳境。著名的左江,清如罗带,蜿蜒而过。 上午,进到崇左珍稀动物保护区亦即北大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这里鸟鸣山幽,婉转盈耳,黄耳鹎随处可见,远远飞落一对大似喜鹊的鸟,深褐色,疑是一种鸦鹃。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据说,前不久还有云豹造访。迎面一座兀起的山峦,说是清早还有白头叶猴出没,可我瞪大双眼,连根猴毛也没找到。我一马当先走在山间小路上,极力搜索着,竟看到一座巨大的可供汽车出入的岩洞,进到里头,嚯!简直象个大库房,有能并排停放几十辆卡车的水泥地面。原来,这是七十年代对越反击战时建的弹药库,那时,广州军区有一个团的兵力驻守于此。也许,作为军事禁地,对野生动物会更有效地保护,我揣摩着,不觉对面山径过来几人,本地环保局的两位领导专程来接应我们了,同来的还有一位年轻学者,他是北大潘文石教授的助手,叫秦大公,已在这里坚守四年了,对白头叶猴非常熟悉,我就象找到了知音,与他攀谈起来。说潘老师刚好从山上回到研究基地,我们便欣然前往拜访。 多年来,潘文石先生因致力研究保护大熊猫而蜚声中外,如今,他又投身于白头叶猴的保护,令人钦佩。在"基地"明亮的棚屋里,我们见到身着迷彩野外工服的潘教授,他刚刚满头大汗地从山上下来,还没来得及洗一下,我们就急不可耐地向他请教起了白头叶猴的问题。 潘教授讲,白头叶猴的分布区极其狭窄,仅限左江以南,四方岭以北(而不是常说的明江以北)。现在,猴子的演化正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低潮,原因是,几十年来,人们对它们个体的疯狂捕杀和过度樵采造成的生境毁坏,文革中,仅一民兵就枪杀一千只。在曾是白头叶猴保护区的陇瑞,八十年代尚有猴踪,如今却一只也找不到了。所幸的是,崇左自98年3月最后发生一起偷猎案以来,再未有一只白头叶猴被人猎杀。周边群众都知道保护猴子的重要性,这与潘教授的努力和当地政府支持分不开。潘教授提出要想保护猴子,必须改善百姓生活,特别要改变不合理的生存、生产方式。用沼气烧饭,就减轻了砍柴对山地植被的压力;打井,解决了人牛同饮一塘水的状况;办学,使更多青少年有了受教育及未来从业机会……这里的白头叶猴已从1996年的94只,发展为今天的230只,目前,每年还在以20%-30%的速度增长,如此下去,白头叶猴还是有希望的。

  目前,潘教授正准备从白头叶猴等动物的互利关系上,分析和寻找人类利他主义的自然渊源。话语正酣,秦大公提醒,郭耕还想看白头叶猴呢。于是,打住话题,我们与潘教授握手道别,随着秦大公来到一座名为桃花谷的石灰山下。仰首满山翠绿,我茫然不得要领,可秦大公略微搜索,就自信地说,看到了。我心中一惊,在哪?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我一下瞥见几个猴子的身影,却一闪而逝,隐没于莽莽树丛中,惟有一只猴子,不但没躲,反而挺身立在高高的树尖上,左顾右盼。通过望远镜,我细细端量着,啊,白头叶猴,不仅头是白的,而且尾也是白的,身体却与黑叶猴一样,纯黑色。白头叶猴!我终于在野外见到了你,那可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白头叶猴通常在晨昏活跃,这时,正午时刻,本是最难看到猴子的时候。他却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没有与我失之交臂,我真倍感三生有幸。可能是情不自禁,我再一次激动地对同行的广西朋友强调说:要知道,这不仅是唯一产在中国、唯一产在广西,也是全世界约300种灵长类中,唯一由中国人命名的猴子,就是这白头叶猴啊!在同一个星球上,它们和人类一样,也是地球母亲的子女,也是造物的神圣杰作,在寻找地球故事之际,我由衷地祝福:但愿猴长久,与人共婵娟!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揭秘地球极端环境下生命形态
    研究表明:地球核心的流体部分
    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地球43亿
    地质学家:陆地在地球的出现时
    国际空间站公布十佳地球照片
    地球未来:水资源是否会依然
    2008年世界地球日主题:认识
    地球啃不得
    十大地球卫星照:海底火山爆
    10大令人惊叹的地球美景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