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名家文丛 >> 郭耕文集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写在珍妮讲演之后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写在珍妮讲演之后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郭耕    文章来源:郭耕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2

  那天,听女儿说她们班要去听外国专家讲课,我觉得挺可笑,怀疑一帮小学生能否听懂。女儿回来后兴奋地说:"是世界著名的女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为她们手拉手地球村学校的小学生们讲课,并努起小嘴,一遍遍地模仿黑猩猩的呼唤,我顿时心领神会,这是多么熟悉的声音,不仅因为我养过几年黑猩猩熟知其音,而且去年此时,珍妮·古多尔首次来华,我在环保宣教中心就耳闻目睹了她的讲演,虽事隔一年,她的风采与音容依然清晰如昨。当我把我与珍妮的合影、珍妮寄给我的明信片一一给女儿看后,她竟欢喜得像只小猩猩,手舞足蹈地要把这些都带给同学们看,还惟恐同学不相信这是真的。

  这是珍妮·古多尔第二次来华,她的日程仍然安排很紧,十一月二十日是她此行的最后一讲,北师大英东楼讲演厅内座无虚席,来自首都各高校环保社团的同学们聚集一堂,自然之友梁从诫会长再度友情出场,"舍命陪君子 "为珍妮做翻译。我是一直站在后边听完讲演的,但珍妮还是在人丛里发现了我并让助手嘱咐我结束后留下。

  讲演气氛十分热烈并在自由提问中达到高潮,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纷纷发言表示对环保的关切、对动物状态的忧虑和对珍妮的爱戴,但梁老师恳请大家考虑珍妮的身体状况,讲座后不要让珍妮签字,不要围上来合影,大家只好满怀惆怅地默然离去。

  我是一个幸运者,晚上参加了梁先生与珍妮等人在自然之友办公室的小小聚会,梁先生向珍妮逐个介绍了办公室的人员,深情地讲解了自然之友支持藏羚羊保护活动的照片,珍妮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在自然之友留言簿上写下这样一席话:“非常有幸能在自然之友办公室与各位相识,像此类能令人感到骄傲的自然保护组织实在不多,当然,自然之友便是这样的一个我引以为荣的组织。希望我们将能携手合作,共创一个共有的美好世界。”

  晚餐会上,我发现珍妮与梁先生竟都是右臂有疾,一问才知珍妮由于不断的奔波于世界各地,太多太多的签名和握手使她积劳成疾,手臂难举;而梁老师的手臂是在赴青海高原参加支持野牦牛队保护藏羚羊活动的归途车祸所伤,同是野生动物保护,一位在非洲为黑猩猩呼唤,一位在亚洲为藏羚羊呐喊,二位前辈年逾花甲,却都是出于对那些无告、无辜生灵的深切之爱,爱到成疾!爱到成伤!

  虽不是首次与珍妮共进晚餐,可今天我刚刚知道她也是位素食者,在如此纯粹的自然保护人士面前,我自惭形秽。大家围坐一桌,畅所欲言,话题涉及环境、动物、文化、宗教、教育等,气氛时而肃穆,时而轻松。晚餐结束之前,珍妮给我们讲了一个刚发生不久的故事:在台湾大地震中有兄弟二人被压在倒塌的楼房下,一天天地过去了,兄弟二人互相安慰,在黑暗中苦熬着,“哀莫大于心死",哥哥悲观地几乎丧失信心,弟弟却一再地鼓励他,恰在这度日如年的时候,还赶上哥哥的生日,弟弟便把自己心爱的项链送给哥哥做礼物。两人可以说不是凭体力而是凭毅力才坚持活了下来,也许是他们的坚忍意志感动了上苍,冥冥之中似乎听见有人说话:"去冰箱后边看看”。二人在那边真的发现一处出口,终于奇迹般地得以生还。讲完故事,珍妮向我们亮出了那条项链,那位哥哥在转送给她这个珍贵的纪念品时,希望她把这个故事转告给所有的人,要大家坚信: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永远不要放弃。在珍妮把这个闪烁着坚毅精神的故事转送给我们时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普及自然保护的思想虽然很难,只要顶住社会的压力、物欲的诱惑、世人的误解,我们总能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天。

  为了这个世界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在青少年中推广她的"根与芽"项目,第二天一早,珍妮又将踏上行程,飞赴欧洲,继续她那"布道"之旅。此际我的耳畔再次响起她那铮铮有声的绿色箴言:"惟有理解,才能关心;惟有关心,才能爱护;惟有爱护,才能都被拯救”!我注意到,以前这句话是:"惟有爱护,才能拯救”。但现在她改成"才能都被拯救",从而赋予了这句话以更深的涵义:如果原来仅指拯救动物,那么现在则强调了应当拯救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灵,从这点来说,保护动物何尝不是人类的一种自赎和自救行动呢?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科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会用拥
    PNAS:黑猩猩种群间存在“文
    《当代生物学》:雄性黑猩猩
    黑猩猩能够传递“文化”
    黑猩猩也有“社会习俗”
    科学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是“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科普考察新西兰
    从人类养禽史,审视“禽流感
    格物致知——“白麻雀”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