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名家文丛 >> 郭耕文集 >> 正文 | ![]() ![]() |
|
|||||
| |||||
迷途白鹳 寒冬呼救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郭耕 文章来源:郭耕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2 | |||||
周日清晨,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高武副教授又率自然之友观鸟小组出发了。虽然还象以往一样,大家胸挂望远镜,老时间、老地点,但这次行动可不是单纯观鸟,而是去救鸟,去顺义潮白河拯救一群落难大鸟——东方白鹳。 当我们到达潮白河“大龙水上世界”时,一眼就看到两只羽毛凌乱的白鹳在一片浅水中迎风伫立,茫然地找食。因记者的到达,它们退避再三后无奈地起飞了,巨翅展开达2米宽,双翼缓缓地扇动,美丽而虚弱,使人油然生出几分凄楚之感。 由于天寒冰冻,无食可觅,白鹳们已陷入饥寒交迫的绝境,幸而“大龙水上世界”的负责人聂宝来同志极富爱心,不仅告诉周边施工人员不要干扰白鹳,而且在市、县林业局公安科的协助下,已于前一天用活鱼喂了白鹳。当我们在现场看到白鹳拉出了白屎后,高教授高兴地说:这下好了,证明它们吃进蛋白食物了。尽管这样,高教授还是安排观鸟小组康大虎同志速随县公安科的警车去买了小活鱼。我们把小鱼一一撒进水洼,当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时,白鹳们正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吃起了小鱼。 周一一早,高教授带着从西直门鱼市买的30斤小活鱼又赶往潮白河并于当夜住在了河边。周二中午,高教授把白鹳正在恢复体力的消息带回了师大。 此次救助活动,受到多家媒介关注和报道,因为,此番救助白鹳的行动具有更为特殊意义: 第一,白鹳的迷失与羁留,与人类对气候的巨大影响有关,工业过度排放而产生的温室效应,气候异常造成了动物行为的错乱。野生动物是环境质量的标志物,它们本应冬去春来,适时而动,按时令迁徙,人类的巨大作用正在打破自然界亘古不变的物候规律,高教授在分析白鹳滞留原因时,首先强调的就是这点。 第二,此次救助白鹳比前年紫竹院守护大雁有更重要的意义,上次所救大雁是动物园飞出来的,并非纯粹野生动物,林大同学的辛苦守护多少带有象征意味,旨在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这次所救的白鹳是真正的野生动物,而且是世界濒危、国家保护重点,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实际作用。 第三,动物救助是各方动物保护人士探索并实施的行为,但多有偏颇:有人只热衷收留被弃宠物,对被耍之猴、被囚之鸟却无动于衷,爱心有却失之狭隘;有的买动物放生,但此善举的后果常常不理想,甚至有副作用,因为购买野生动物既违法,又无异于鼓励动物贩子再去捕捉动物,而放生的时间、地域、动物是否有适应力等因素就更复杂,往往会好心干坏事。 高教授此次救白鹳,是与当地保护部门共同努力,在不打扰野生动物的自由行动前提下进行的,既科学又道德。也有人提出将之抓起来圈养以保护,遭高教授否定。“动物有难处,适当帮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高教授救助白鹳的活动,堪称真正意义的动物救助,以往我们干过许多“帮倒忙”的蠢事,当引以为诫,爱动物请注意方式方法。 |
|||||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胡锦矗:熊猫权威中的隐者 环保人士吴天玉:为保护动物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科普考察新西兰 从人类养禽史,审视“禽流感 格物致知——“白麻雀” 食素与环保漫谈 动物的保护与利用,是堵,还 从为烟囱美容谈起…… 世界上的大型"走禽"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