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人类和自己赛跑

作者:薛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8

  从工业文明到数字时代,发展的驱动力越来越强劲,人类社会正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快车道上。

  当身边的风景变幻目不暇接,人们也愈发真切地意识到高速前进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现在的冬天已不似儿时那般寒冷,现在的空气也不似儿时那般清新,城市的繁华富丽固然令人赞叹,同时却又成为被光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白色污染等等所包围的钢筋水泥森林。

  曾经的预言被证明并非杞人忧天。1972年,《增长的极限》一书出版,书中写道:自然环境为人类发展所提供的空间并不是无限的。那时,西方发达国家正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对书中提出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不以为然。如今,“人类征服自然”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亟须更新升级,保护环境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也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全世界联手应对环境问题,由此开始了新的历程。

  当今时代,环境问题已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大洲所能独自承担的重任。正如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你的星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尽管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同样需要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作为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绝不能复制西方世界曾经的增长模式,经验与现实都促使人们去寻找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压力与机遇面前,需要理性的思考与长远的眼光,更重要的是,积极的行动。

  “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联合国环境方案》中的这句警言,和南极上空不断扩大的臭氧空洞一样,证明着可持续发展思路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几年前,一部科幻大片《后天》风靡一时,影片运用大量特技手段凸显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人类灾难。片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博士不顾一切地奔往被风暴、洪水和冰雪摧毁的纽约,救援自己的孩子。虽然科幻片对灾难的描述是极而言之,这一幕的含义却并不夸张——在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以何种模式发展的纠结中,对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并存,人类正在和自己赛跑。每个人关乎环境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终点的方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能源战略转型:风电发展的机遇
    “中国能源发展正在面临着一次新的转型——由传统化石能源向…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