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都市的新选择

作者:张春燕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6


  公共交通

    
  1819年法国巴黎市街出现了为公众租乘服务的公共马车,1870年伦敦出现了轨道马车。世界上第一条以蒸汽为动力的地下铁道于1863年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城市公共交通近百余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为城市提供的交通工具和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公共马车和轨道马车先后被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取代。以蒸汽为动力的地下铁道被电气化地下铁道代替。此后,公共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中逐步发展成为主体。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大城市的交通量迅速上升,地面交通矛盾日益严重,从而促进了地下铁道的建设和发展。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世界上约有60个城市建有地下铁道或快速有轨电车线路,营业线路总长度共3280公里,其中地下线路总长度为2080公里。年客运量约150亿人次。


  再看中国。自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客运量平均年增长率约为8%。1983年客运量已经超过200亿人次。为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几个主要城市设立了公共交通研究单位,从事城市公共交通方针政策、技术方案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公共交通的好处多多,最明显的一点是其负载量大,比如一辆普通的公交车可以负载50人,那么它就相当于13辆小轿车的负载。如此计算,不仅减少了废气排放、燃油消耗量,而且其出行成本较之于出租车也相对便宜。到2020年前,如果我国城镇居民出行70%以上依赖公共交通,届时,我国的小轿车保有量就有望控制在5000万辆以下,比现在的发展趋势减少2000万辆。即使都按小排量汽车计算,大约可以减少汽油消耗140亿升,相当于一个胜利油田原油的汽油炼制总量。


  一辆公共汽车约占用3辆小汽车的道路空间,而高峰期的运载能力是小汽车的数倍。它既减少了人均乘车排污率,也提高了城市效率。

  除了路上公交系统,我国还有地下的地铁网络。近10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纷纷策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而地铁的运客量是公交车的7~10倍,耗能和污染更低。


  截至2005年年底,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国内20多个城市在建或准备建设和规划中新的轨道交通线,线路总长超过4000公里,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将超过4500公里。


  地铁运量大,速度快。目前,普通地铁列车的一节车厢,可容纳200名乘客。地铁列车编组一般为4~6节,早晚上下班高峰时增加到8~10节。这样,一列列车可载客800~2000人,比地面公共汽车多7~10倍。与地面交通相比,地铁的污染也最少。地铁列车采用电力驱动,无废气,不污染环境。地铁列车运行虽然也有噪声,但由于它在地下运行,对地面影响很小。近几十年来,不少城市的地铁系统,列车采用橡胶充气轮胎,这种列车沿着抬高的、表面光滑的混凝土轨道疾驶,几乎没有噪声。地铁的存在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在更大范围内保护了环境。


  想想与其把自己的汽车开在大“停车场”里缓慢移动,不如和大家一起挤挤我们身边的公交车、地铁,你会发现公交出行是那么的方便、快捷、实惠。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你我都需要“绿色出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绿色交通,都市的新选择
    交通工具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是如何演变的?从两轮到四轮,再到…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