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本质属性

作者:陈运平 黄小勇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4
  区域绿色竞争力是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以绿色为核心,以环保、生态、循环、低碳、健康和持续为主线,以人与自然包容性增长为模式,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效应为目标,通过区域内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与创造,为区域发展提供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绿色平台,形成具有独特绿色竞争优势的环境友好和绿色生态型区域。这种理论是构架在环境保护、科学发展和绿色生态的理论基础上的。

  与单纯的区域环境竞争力相比,区域绿色竞争力的内涵更加丰富,在区域竞争力理论体系中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核心是绿色。绿色意味着环保、生态、循环、低碳、健康和持续。环保是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环保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执行程度、环保意识和自觉行动、环保技术水平等方面。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水、森林、空气、气候等为外延的生态环境,当然还包括生态产业、生态文明等方面。循环就是生物能量的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周而复始的过程。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循环技术水平、循环企业数量、循环产业产值等方面。低碳就是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保持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等方面,涉及生活、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等领域。健康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运动、情绪、饮食和休息等方面。持续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资源利用、科技教育等方面。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模式是包容。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不应只是成为一个观念、一个概念,它必须务实地采取相应的模式来促进其有效提升,包容性增长模式是区域绿色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模式。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同,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这种模式正好也是区域形成绿色竞争优势的关键,与区域绿色竞争力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相一致。人类经济发展的成果,除了不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同时要回馈于自然,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能够协调发展。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目标是共生。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然而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都是生活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的纯粹竞争过程中,并没有自觉认识到共生的意义,所以协同发展总是要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施。区域绿色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就是要促使人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多考虑到自然环境的问题,因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共生体,提升区域绿色竞争力就是通过预先考虑或者后期修正人类的行为,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尽量考虑自然因素,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竞争优势。

  绿色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的界定,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绿色竞争力提供了理论空间和方向,同时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绿色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1年年会”的主题,而区域绿色竞争力核心思想与这一主题不谋而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就是经济发展不再以牺牲自然为代价,通过与自然保持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投入和产出的绿色转型。在投入过程中尽量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使资源尽可能实现循环、清洁使用,产出的产品更加环保,更加以人为本。这种思想正是区域绿色竞争力提升过程中所要实施的。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生是生物学上的理念,但是它也符合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和准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获得持续繁衍的前提。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为区域绿色竞争力致力于保障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优化了,变得更加友好了,区域绿色竞争力指数才能得到提升,区域绿色竞争能力才能得到积累。各区域在追求绿色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减少自然剥夺,利用各种创新型技术修复和保护自然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利用人与自然共生规律尽量保持生态平衡,通过绿色生产减少甚至不污染自然环境,达到生产过程与自然环境的融洽共生。

  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创建现代文明生态环境。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创建文明生态环境,保证社会健康、和谐、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追求舒适的生活条件、良好的身心健康、较高的消费水平、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美好的生活环境,成为文明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文明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全面、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有力支撑。区域绿色竞争力的提升,可以利用绿色生产力思想,通过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保证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同时会影响社会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使社会各项消费都建立在绿色平台之上,形成绿色消费,进而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消费质量得到提高。(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延伸阅读
    没有相关文章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猫鼬社会:弱者善于解决问题
    《动物行动学报》日前发表的研究指出,猫鼬家庭中越是处于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