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影响评价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8

  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为: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
一、监测目的
1.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2.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有关资料的收集
(一) 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弄清污染源类型、数量、位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所用原料、燃料及消耗量等。另外,区别高低烟囱形成污染源的大小,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应区别清楚。
(二)气象资料:对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输送及变化情况有影响。
要收集监测区域的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日照时间、相对湿度、温度的垂直梯度和逆温层底部高度等资料。
(三) 地形资料:地形对当地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情况等有影响,因此,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 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这也是设置监测网点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状况是不同的,如工业区、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等污染状况各不相同。
(五) 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环境保护的目的是维护自然和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群的健康。因此,掌握监测区域的人口分布,居民和动植物受大气污染危害情况及流行性疾病等资料,对制订监测方案、分析判断监测结果是有益的。
(六) 监测区域以往的大气监测资料:供参考。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植物修复的机理和影
    石家庄市大气污染原因分析及
    欧洲部分国家城市大气污染研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进展
    大气污染的生态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四大重点领
    治理大气污染应走上科学之路
    大气污染和其对给水的影响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