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作者:李旭辉 王晶 刘…    文章来源:黄河规划设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10

  [摘 要]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在我国刚刚起步,一些河道整治工程未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无法准确评价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和治理措施后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本文以潼三段近期治理工程为例,系统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的标准、内容、方法和频率等设计情况。

  [关键词]河道整治 水土保持 监测

  1潼三段近期治理工程简介

  黄河三门峡库区潼关至三门峡大坝(简称潼三段)河道长113.5km,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由于三门峡水库的兴建,使该段由自然河道变成库区,河床淤积普遍抬高,库周坍塌严重,河道整治工程迫在眉睫。潼三段近期治理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工程7处,工程总长度8.41km,其中控导续建6.69km,加高加固1.72m。

  项目区穿行于秦岭和中条山的垣阶地之间,涉及黄河河滩区和黄土阶地区两种地型,两岸地表的黄土覆盖层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地势陡峻,高出河槽30~100m。多年平均气温13.8℃,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14.7℃, ≥10℃积温4 480℃。多年平均降水量566.7mm,多年平均蒸发量2 119.7mm。全年平均风速2.7m/s,最大风速达17m/s,最大风速的风向多为西南风。最大冻土深度45cm,最大积雪厚度15mm。百年一遇24h最大降雨为164.1mm。土类以褐土为主,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林草覆盖率8%。

  2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2.1监测目的

  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

  2.2监测标准

  项目区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位于河南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山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参照建设类一级防治标准作为监测和评估的主要指标,详见上表。

  2.3监测内容和重点

  项目属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工程建设扰动面积、水土流失灾害隐患、水土流失及造成的危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水土保持监测重点为河道整治工程、施工道路、高岸取土场和沟道弃渣场。

  2.4监测方法和手段

  根据工程特点,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定位监测、实地调查监测和现场巡查监测等方法。

  (1)定位监测

  在沙口工程、盘西施工道路、北村高岸取土场和沟南沟道弃渣场设置4个测钎监测点,进行简易土壤侵蚀观测。

  在汛期前将直径0.5~1cm、长50~100cm(新堆积的土堆要考虑沉降的影响,沉降量大时可加长)的钢钎按一定距离(视坡面面积而定)分上中下、左中右纵横各3排(共9条)打入地下,钉帽与地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漆,编号登记注册。每次大风、暴雨后和汛期结束,按编号测量侵蚀厚度。

  土壤侵蚀量采用公式A=1000ZS/cosθ计算,式中的A—土壤侵蚀量,Z—侵蚀深度(mm),S—侵蚀面积(m2),θ—坡度值。

  (2)实地调查监测

  在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土壤侵蚀影响较小的区域,进行调查监测。调查监测采用实地测量的方法对地形、地貌、水系的变化进行监测。

  (3)现场巡查监测

  在工程施工期,对施工区施工方式、临时工程设施、临时水土保持措施等现场巡查、及时记录;对取土场和弃渣场防护措施进行巡查,发现有破损和局部塌陷等不良征兆,及时上报修复并记录在案,暴雨季节更要加强巡视。

  2.5监测频率

  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期内必须全程开展监测。监测时段分为:施工准备期前、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

  正在使用的取土场、弃渣场的取土、弃渣量,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一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时间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

  2.6监测机构

  潼三段近期治理工程征占地面积142.22hm2,土石方挖填总量394.23万m3,均大于“双五十”的指标,因此,建设单位应委托有甲级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承担委托的机构必须进行驻点监测,同一项目的驻点监测人员中至少要有1名取得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证书,监测结果做为监督检查和验收达标的依据之一。

  2.7监测制度

  (1)监测单位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制定的监测内容进行监测。为使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真正为水土流失治理服务,要求每次监测前需要对监测仪器进行校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建立技术监测档案,主要包括水土保持设施设计、建设文件,监测记录文件,仪器设备校核文件及其它有关的技术文件等;

  (3)对监测结果要及时统计分析,认真对比,作出简要评价,编写《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并及时报送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和山西省、河南省水利厅,以便对工程建设和运行进行监督。

  3结语

  潼三段具有河道与水库的双重特性,汛期泄洪排沙,水位低,成为河道,非汛期蓄水成为水库,从而给该段水土保持监测带来了复杂性和特殊性。通过分析监测目标,找准监测重点,确定了监测方法和频率,明确了监测机构和监测制度,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和后果进行了监测设计,为建设单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水土保持监测是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在我国刚刚起步,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监测技术标准尚未完善,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的河道整治项目少,测试手段落后,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实用性预测预报模型,尚不能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无法准确评价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和治理措施后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笔者希望在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相关科研工作,积累水土流失观测资料,为国内研究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及其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永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2]李智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指标体系,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用“心”点燃青春
    “城里的路很平,但是很挤;农村的路不平,但是很宽。” 大学…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