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治理技术 >> 水体污染治理 >> 文章正文 | ![]() ![]() |
|
|||||
| |||||
“引江济太”引来治水理念变化 | |||||
作者:刘毅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23 | |||||
2001年,国务院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会议上对太湖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方针。 水利部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高级工程师房玲娣介绍说,自2002年1月起,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与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共同实施了“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利用沿长江口门将长江优质水引入太湖流域,以及通过沟通长江和太湖的望虞河将长江水引入太湖,改善太湖水环境,然后通过太浦河及环太湖口门由太湖向上海等下游地区供水。 据统计,至2004年底,通过望虞河引调长江水入太湖流域65亿立方米,其中入太湖超过30亿立方米,通过太浦闸向上海等下游地区增加供水42亿立方米。太湖水体的置换周期由原来的300天缩短至250天,受益地区河网水流速度有所增加,对改善太湖湖体水质和流域河网水环境、保障流域供水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引江济太”引来的不仅仅是清水,最大的收获是水利部门在水资源调度配置的理念上,有了重大的转变。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水利规划的水利工作者,房玲娣对此感触很深。她对记者说,水利部门对“引江济太”进行了认真总结,认识到流域水资源调度配置要实现四个转变:从洪水调度向洪水调度与资源调度相结合转变;从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转变;从水量调度向水量水质统一调度转变;从区域调度向流域与区域相结合调度转变。“这对治水、管水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关于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与生态 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 水质 凯氏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气相分子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气相分 水质 总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与流域农业 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方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