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2.1 污泥有机养分及其土地利用的有效性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N、P、K、Ca及有机质,而且N、P以有机态为主,同时污泥中还有许多植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可以缓慢释放,具有长效性。因此,污泥是有用的生物资源,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和肥料。 下表是我国沈阳、杭州、北京、广州、天津、苏州、香港、深圳、太原、无锡、常州、常熟、昆明等城市21个处理厂污泥营养成分的调查统计结果[22~40]。
表3 我国21个处理厂污泥中营养物质成分统计结果 单位:%
项目 |
有机质 |
TN |
TP |
TK |
平均值 |
37.18 |
3.03 |
1.52 |
0.69 |
最大值 |
62.00 |
7.03 |
5.13 |
1.78 |
最小值 |
9.2 |
0.78 |
0.13 |
0.23 |
中值 |
35.58 |
2.9 |
1.3 |
0.49 |
由上表说明,我国污泥的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7.18%、总氮、总磷、总钾平均含量分别为3.03%、1.52%、0.69%,均超过国家堆肥需要的养分标准,所以污泥是很好的有机肥源。 另外,统计结果还说明:不同地区处理厂污泥的养分含量相差很大。经济不发达地区(如太原处理厂)有机质含量较低,而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深圳等)处理厂污泥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各地城市污泥氮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南方城市处理厂污泥中磷含量普遍比北方处理厂高。同一地区城市污泥中钾的含量变化并不大。 由于受到来源和生产日期影响,污泥成分差异较大,这与我国不同地区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有关。从长远来看,我国厂污泥中氮、磷的含量将随着脱氮脱磷等二级处理工艺的增加而增加,这将有利于污泥土地利用和堆肥处理。 我国城市污泥中有机物(VSS)含量约为55%~60%,而欧美等国可达70-80%(均指初次沉淀池污泥)。一般来说,新鲜污泥中有机物含量越高,消化分解的程度越高。污泥中有机养分和微量元素可以明显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氮、磷、钾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调节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和透气性和田间持水量和保肥能力等,城市污泥还可以增加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代谢强度、抑制腐烂和病原菌[3,5~8]。污泥用作肥料,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从而减少农业成本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2.2污泥对环境的污染 尽管污泥含有丰富的养分,但是也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噁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类以及动物健康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危害。 2.2.1污泥盐分污染 污泥含盐量较高,会明显提高土壤电导率,破坏植物养分平衡、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甚至对植物根系造成直接的伤害,而且离子间的拮抗作用会加速有效养分的淋失[9]。 2.2.2病原微生物 中的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经过处理还会进入污泥。新鲜污泥中检测得到的病原体多达千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是寄生虫。Polan和Jones(1992)认为污泥中病原体对人类或动物的污染途径大致有4条:① 直接与污泥接触;② 通过食物链与污泥直接接触而感染;③ 水源被病原体污染;④ 病原体首先污染了土壤,然后污染水体。污泥农用引起的潜在疾病的流行,被认为主要与沙门氏菌和绦虫卵有关[10]。 2.2.3氮磷等养分的污染 在降雨量较大地区的土质疏松土地上大量施用富含N、P等的污泥之后,当有机物分解速度大于植物对N、P的吸收速度时,N、P等养分就有可能随水流失而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进入地下引起地下水的污染。所以N、P等养分迁移对环境影响是一个需长期监测研究的工作[9]。 2.2.4有机物高聚物污染 城市污泥中主要的有苯、氯酚等。尽管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并不多,但是一些国家对农用城市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及其在农业环境中的行为、生态效应和调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对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并对PCBs、PCDD/Fs等提出了一些限量建议,但是除苯并(a)芘制定了控制标准外,我国还未能制订出较完善的城市污泥有机污染物限制标准[11,13]。迄今为止的试验研究表明,通过根部有效的吸收和在植物中转移的二噁英/呋喃及6种重要的PCB衍生物的量很少,即使土壤中PCDD/PCDF含量很高、污泥过量施用也不会显示出这些有机污染物的有害毒性[13]。 2.2.5重金属污染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70%~90%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吸附或沉淀而转移到污泥中。一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的废水如镉、铬;一些重金属来源于家庭生活的管道系统如铜、锌等重金属。重金属是限制污泥大规模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因为污泥施用于土壤后,重金属将积累于地表层。另外重金属一般溶解度很小,性质较稳定、难去除,所以其潜在毒性易于在作物和动物以及人类中积累。 下表为我国沈阳、杭州、北京、广州、南京、西安、兰州、天津、苏州、香港、武汉、黄石、佛山、深圳、太原、重庆、无锡、苏州、常州、常熟、昆明、桂林、上海、山东、浙江、湖南等44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统计结果。
表4 我国44个城市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统计结果[22~40] 单位:mg/kg
|
Cd |
Cu |
Pb |
Zn |
Cr |
Ni |
Hg |
As |
平均值 |
3.03 |
338.98 |
164.09 |
789.82 |
261.15 |
87.80 |
5.11 |
44.52 |
最大值 |
24.10 |
3068.40 |
2400.00 |
4205.00 |
1411.80 |
467.60 |
46.00 |
560.00 |
最小值 |
0.10 |
0.20 |
4.13 |
0.95 |
3.70 |
1.10 |
0.12 |
0.19 |
中值 |
1.67 |
179.00 |
104.12 |
944.00 |
101.70 |
40.85 |
1.90 |
14.60 |
中国污泥标准(GB4284) |
5/20 |
250/500 |
300/1000 |
500/1000 |
600/1000 |
100/200 |
5/15 |
75/75 |
统计结果说明:我国城市重金属污染主要以Zn和Cu为主,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我国城市大量使用镀锌管道是生活污泥中Zn含量较高的原因之一。一些城市的生活与工业混合处理,导致Cr(皮革业),Cd(电镀),Pb(冶炼),Hg(塑料行业)的含量较高。
3 世界各国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3.1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较小,处理费用较低,适应性强。但是其侵占土地严重,如果防渗技术不够,将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污泥卫生填埋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污泥处置技术。污泥填埋是欧洲特别是希腊、德国、法国在前几年应用最广的处置工艺。由于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潜在污染和城市用地的减少等,对处理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德国从2000年起,要求填埋污泥的有机物含量小于5%),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坚决反对新建填埋场。1992年欧盟大约40%的污泥采用填埋处置,近年来污泥填埋处置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例如英国污泥填埋比例由1980年的27%下降到1995年的10%,预计到2005年将继续下降到6%[43]。 据Biocycle杂志的调查表明:2000年美国大部分污泥被有效利用,21个州的50%以上的污泥被循环利用,4个州的50%以上的污泥被填埋,5个州的50%以上的污泥被焚烧。调查的40个州中,有5个州没有污泥陆地填埋处置,17个州没有污泥焚烧处理[42]。由此表明:美国的污泥的主要处置方法是循环利用,而污泥填埋的比例正逐步下降,美国许多地区甚至已经禁止污泥土地填埋。据美国环保局估计,今后几十年内美国6500个填埋场将有5000个被关闭。这意味着填埋并不能最终避免环境污染,而只是延缓了产生的时间[1]。 另外,自从1996年10月,英国对污泥陆地填埋处理征收一定的税收,结果污泥农用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为它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4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