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治理技术 >> 水体污染治理 >> 文章正文 | ![]() ![]() |
|
|||||
| |||||
自然循环水处理法破解黄家湖治污难题 | |||||
作者:鄢祖海 金… 文章来源:中国水网-行业动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0 | |||||
2005年,湖北省武汉大学城3所高校污染黄家湖水体,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隔一年,记者多次来到黄家湖暗访,在武汉科技大和中医学院的排污口,总会发现一些鱼儿朔水而上,在清亮的湖水中游弋。而在一年前,记者在武汉科技大学的生化塘里看到的是腐臭的污水,排污口附近漂浮着死鱼,校院里散发着恶臭。 是什么原因让这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记者在湖北中医学院采访到从日本到武汉的江鹰博士,他是来黄家湖污水处理厂看望自己培养的细菌。近一年来,他10多次从东京飞武汉,正是其独创的自然循环水处理方式破解了黄家湖地区高校的治污难题。 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将各种污水净化,因此从山间流出来的水总是清澈甘甜的。江鹰介绍,自然法就是要模拟一种大自然的环境,让污水自然净化。据了解,近年来,日本已有20多个运用实例,这种治污新方法在我国深圳等地也取得了成功。 自然环境中生存着多种微生物,可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体和水。选取何种微生物,如何让其在污水处理厂“安居乐业”?是困扰生态净化的难题。 武汉市曾运用过引进的微生物治理黄家湖大学城的污染难题,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几所高校因为治污迟迟不能达标,被环保部门责令推迟开学。 江鹰与新天达美公司结合武汉情况,创新出一套STCC污水深度净化处理法——从当地的污水中选取、培养多种专吃污物的微生物。改良不饱和生物炭,将炭体中大小不一的气孔装饰成一个个规则的小家,供微生物居住,逐渐形成生态链。 黄家湖大学城的湖北中医学院采用这种技术后,其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不仅优于黄家湖水质,而且达到武汉市污水处理的最高级。目前,校用洒水车抽取处理后的水浇花,每天可节水2000吨。武汉科技大学嫁接自然循环水处理法后,前期运行一直难以达标的处理厂实现了达标排放。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中有机磷 绿色水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进 绿色水利、黄色水利与黑色水 姜文来:淮河治污任重道远 SBR的工艺设计与运行 果胶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超滤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 淮河治污任重道远 磁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光明网:靠环境知情增加治污效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