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做到四个坚持  建设和谐社会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做到四个坚持  建设和谐社会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黄志明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全南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小县,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全力发展经济,以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发展是前提,是第一要务。只有经济发展了,建设和谐社会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1、大力招商引资。要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以商招商、以会招商和网上招商。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要立足全南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主攻一批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承接一批发达地区梯度转移项目,吸引一批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到全南投资。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的调度、督查、考核,实行在谈项目领导联系和定期分析、推进制度,提高在谈项目成功率和引进项目进资率。要优化发展环境。成立外商服务中心,实行“四个一”安商,即引进一个项目,安排一个县级领导挂点联系、一个单位帮扶、一个干部跟踪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要做好招工工作,确保企业用工需求,使广大企业引得进、留得住、有发展。

  2、加快工业化进程。要综合运用财政、信贷、资源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对矿产品深加工、制衣制鞋、电子机械、新型建材和竹木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通过整合资源,延长其精深加工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合隆制衣、晶环科技、华星氟化学、百得火机等骨干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县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实现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5家。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规划和建设新的工业小区,扩大园区规模。发挥园区产业承载和集聚能力,吸引更多的项目、企业入园。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园区企业达到150户,销售收入达到30个亿,利税2个亿。

  3、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基本完善的原则,尽快完成所有村镇规划;不断增点扩面,力争用二到三年时间,完成90%以上村落整治、改造。积极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努力壮大高山蔬菜、蚕桑、林业和以脐橙、椪柑为主的果业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烟叶、草食畜禽、中草药等特色产业;着力扶持好高峰公司、全南丝厂、华云竹业等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着力抓好一批农民合作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引导农民组建和加入经济组织,力争三年内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率达到85%。推进科技兴农,实施好“农民知识化”和“阳光”工程,抓好县农业研发中心建设,发挥其科研成果转化作用。要进一步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加快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全民创业,完善和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打工返乡人员、待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投入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制订、完善项目立项、政府资金引导、土地和山水资源优惠、规费减免、融资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资金发展休闲服务业和旅游业,重点抓好生态公园、温泉山庄、梅子山公园、光明寺、天龙寺等景点、项目的包装、推介和建设,着力打造 “生态全南、绿色家园、休闲胜地”品牌,逐步把全南建设成为寓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珠三角地区的后花园。

  二、坚持机制体制创新,以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改革是必由之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旧观念、旧体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

  1、深入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从建设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服务中心、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政务信息中心、劳动就业再就业培训中心、劳动服务中心、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基建审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十大中心”入手,抓好政策创新和配套政策文件贯彻落实,着力实施物质载体建设,加快完善“十大中心”的各项功能,提高行政效率。积极开展“十大体系”进园区、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确保机制体制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2、加快各项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地推进商业、粮食、建设、物资等系统的企业改革;继续抓好经贸委、手工业联社系统工业企业改革扫尾工作,年内基本完成县属国有、集体工业企业产权改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部分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企、改制。着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林业产权配套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乡村组织正常运转、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3、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梳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灵活、优惠的政策环境。强化机关效能监察,转变机关作风,简化办事程序,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加大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危害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投资商、经营者和从业者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诚信全南,营造和谐创业的人文环境。

  三、坚持完善法制建设,以稳定保障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稳定是基础,是基本条件。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发展,文化才能繁荣,社会才能和谐。

  1、着力完善民主法制。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主动加强与工商联、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的联系,积极为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条件、搭建平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建设透明政府。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

  2、着力维护社会安全。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急事急办一批、防范控制一批、主动化解一批,积极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同时坚持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3、着力维护治安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控制好治安局势,确保良好的治安秩序。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不断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把治安防范、治安管理、集中整治、社会控制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打击、防范、控制工作机制。

  4、着力维护公共安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检查和整治,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完善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公共危机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坚持高度关注民生,以民心支撑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主要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围绕以“一江两岸”为主框架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做好金龙大道、南海大道、梅子山公园等节点设计和改造,建设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城市建筑,提升城市整体品位。完善各项市政功能,着力实施好沿江路拆迁改建、桃江河防洪堤等“一江两岸”重点工程。加强城市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重点开展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各住宅小区环境卫生以及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垃圾处理和排污、治污工程,继续实施绿化、亮化工程,把县城做大、做美、做靓,争创省级园林文明卫生城市。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改善交通条件,积极争取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经过全南,抓好全吊线三期工程、汶樟线龙下上湖至105国道路段工程立项并开工建设,实现出入县境公路全面通畅。加快农村道路改造步伐,力争二年内实现通村公路全硬化。加快以水利设施建设,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达到95%以上。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民职业化”培训,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低保和救济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和困难群众大病医疗全覆盖。

  4、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加快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年内农民参合率达到90%,争取到2008年实现农民和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全覆盖。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要依法加强土地管理,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合理使用和保护好土地资源。要加强环保执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好全南的绿水青山。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省级园林文明卫生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城乡居民道德水平。积极举办广场文艺演出,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组织文体活动”等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兴办好首届农民艺术节,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没有相关文章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