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在线投稿 我要留言 RSS订阅: 本站通告:     免费环保商机,助您成功!  [环境生态网  2011年7月8日]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2011-11-21如何推动“两型”产业发展?
  •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前者的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后者的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是核心,因为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结构则是连接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纽带,它[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张在峰点击:1
  • 2010-7-12城市转型与青年参与
  •     ●城市转型能否吸引青年参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课题。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当然要谋求城市转型与青年参与的双赢。    ●“小白菜”们闪亮的足迹是这个城市转型[阅读全文]
  •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丁影 王泠一点击:35
  • 2008-12-25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构建
  • 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应辩证理解二者的统一关系,无论是作为一种社会状态,还是一种价值目标,和[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佚名点击:168
  • 2008-12-10发展绿色消费是建设两型社会重要条件
  • 发展绿色消费,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两型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转变传统消费模式。传统消费模式是一种资源耗竭型消费模式。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规模日益扩大,废弃物不断[阅读全文]
  •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启云 刘兴点击:187
  • 2008-11-22政府责任: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荀天然 王小萍点击:162
  • 2008-9-23[原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效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条件,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中国,对此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充分表明坚持“发展硬道理”是完全正确的抉[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生态网作者:潘文良点击:791
  • 2008-9-23加快社会立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首先应该加强社会立法。没有良好的法律规范,社会就难以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立法还相对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加[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胡盛仪点击:88
  • 2008-9-16和谐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 我国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把企业责任分为两个层次:企业基本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基本责任主要是指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履行其基本经济责任、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应对政府、社区、消费者、职工、投资者等履行的相关责任。可以认[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史金平 陈腾点击:120
  • 2008-9-2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功能
  •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深入分析上述六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法治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独特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体现在法治与[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杨弘点击:68
  • 2008-7-15不抱怨 多作为 促发展
  • 基层环境保护工作如何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中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我以为:必须消除两个抱怨、做到两个不能,方能有实际效果。   两个报怨,一个是一些基层环保部门总是抱怨人们环境意识不强。遇到环境问题,有的人不是积极想办法、找措施,不是去主动承担工作[阅读全文]
  •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作者:潘文良点击:178
  • 2008-6-24了不起的灾区环保人
  • “5·12”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给灾区群众带来了极其惨重的损失,灾区环保部门难以幸免,损失同样惨重。  地震造成灾区环保部门办公楼倒塌、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被毁,有的环保工作人员遇难、有的环保人失去了亲人……房屋倒塌了,但灾区环保人却没有垮[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潘文良点击:137
  • 2008-6-8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思维特征
  •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主体和动力、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等问题都做出了科学的回答,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思维方式。价值思维是指在现实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中,思维者依照主体自身的尺度,选择、对待和评价客体,使客体主体化从而产[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任暟点击:201
  • 2008-4-27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技术观
  • 和谐技术观:   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还包括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发展等诸多社会发展子系统,构成了和谐社会的目标系统。这个目标系统的良性运行,需要具体[阅读全文]
  •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苏振锋点击:184
  • 2008-3-27加强节能减排 改善宏观调控建设和谐社会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谈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作者:袁志彬点击:284
  • 2008-3-22系统思维: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范式
  • 从思维方法论意义上看,我们党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构想,不仅具有典型的系统思维特征,而且反映了系统思维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反映时代特点的系统思维范式。   坚持系统开放性原则,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刘卫平点击:192
  • 2008-3-12公共财政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 公共财政的支出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连日来,围绕近些年公共财政的支出情况,两会代表委员们展开了热议。他们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向农村倾斜,向社会公益事业倾斜,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肖国忠点击:69
  • 2008-3-11[原创]环境问题亦是民生问题
  •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将“民生问题”摆到了极其重要位置。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想尽千方百计努力解决关系老百姓生活、住房、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得到了很多实惠,[阅读全文]
  • 来源:中国环境生态网作者:潘文良点击:394
  • 2008-3-4和谐社会建设重在改善民生
  • 突出强调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它顺应了党心民心和时代潮流,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   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之首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李培林点击:387
  • 2008-3-2建设和谐社会几个重要环节的思考
  •     一、破除城乡二元制,中国要走大城市化模式和道路 打破城乡二元制,加快非城镇化的城市化进程。   城镇化从本质上看还是一种相对高级的乡村化。世界许多经济学家和权威机构包括国内有识之士谈[阅读全文]
  •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作者:杨鸿玺点击:189
  • 2008-3-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气象事业发展
  • 今年1月10日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极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降温幅度和降水强度之大,覆盖地域之广,历史罕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对事关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气[阅读全文]
  •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宇如聪点击:256
143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文章排行榜 周排行 月排行 总排行
· 2011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摘要) (34)
· 气候和虫害正重塑未来的森林 (28)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
· 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 (12)
·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二五”城 (10)
· 气候变化威胁非洲河流系统 (8)
·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保障可持续 (3)
· 如何推动“两型”产业发展? (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