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污染治理篇 >> 污染原理 >> 水体污染 >> 文章正文 | ![]() ![]() |
|
|||||
| |||||
水 华 | |||||
作者:stone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5 | |||||
(1)隐藻水华 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全年都可出现。 (2)膝口藻水华 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口 藻(Gonyostomum depressum),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Gymnodinium),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3)裸甲藻水华 这是由蓝绿甲藻(G.cyaneum)大量繁殖引起的, 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 (4)角藻水华 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Ceratium hirdndinella),水色呈不 均匀的黄褐色, 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5)颤藻或席藻水华 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Oscillatora moeegeotii)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O.rubesens)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Phormidium luridum)水华呈红褐色。多在夏季出现。 (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 由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iroides)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夏季出现。 (7)微囊藻水华 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rocystis aeruginosa)和粉状微囊藻(M.pulverea),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 (8)尖头藻水华 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9)微型蓝球藻类水华 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常为蓝球藻(Chroococfus)、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 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 (10)团藻目水华 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 (11)绿球藻目水华 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过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 (12)裸藻水华 主要由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阴藻和其他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 (13)囊裸藻水华 通常由棘刺囊裸藻和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烟灰或红褐色。 (14)硅藻水华 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菱形藻等形水华,阴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的数量。水色褐,透明度较大。多在春秋出现。 (15)金藻水华 常由棕鞭藻和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阴藻的数量较多。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主要在早春出现。 |
|||||
文章录入:林启才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没有相关文章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