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基础篇 >> 环境资源 >> 正文 | ![]() ![]() |
|
|||||
| |||||
洪水资源化——安全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秦延安 文章来源:长江水利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9 | |||||
水能兴利,也能成患,雨洪更具有致灾和兴利的两面性。曾几何时,面对洪水,人们视洪水为猛兽,警惕洪水为“害”的一面,而漠视了它为“利”的另一面——增加可利用淡水资源量。暴涨暴落是洪水的主要特征,当洪水流量超过河槽的最大宣泄能力时,就可能泛滥形成洪水灾害。但洪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洪水资源是可以控制、可以管理、可以利用的。例如为加大河槽宣泄能力,可修筑堤防,疏浚或拓宽河道;为改变天然洪水过程,削减洪峰,可修建水库;为减轻区域洪水灾害,可修建分洪渠、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等。 雨洪资源能否拦蓄使用同传统的调度手段有密切关系,以往,为确保防汛安全放空水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雨洪水转化为可用的淡水资源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洪水资源化主要取决于汛期对未来来水预测预报的精确性,涉及防洪安全、高标准的水利工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科学的决策指挥和调度手段等诸多方面。应该看到,经过多年的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降雨和来水的把握能力已经大大提高。 能否实现洪水资源化,关键在于理念转变,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过去洪水“入海为安”的思想,需要我们统筹安排防洪减灾和调洪兴利,综合运用系统论、风险管理、科学调度等现代理论、管理方法、科技手段和工程措施,实施有效的洪水管理,适度承担风险、规范人类行为,给洪水以出路和滞蓄空间,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同时,留住洪水资源,造福人类。 利用洪水资源应从全流域通盘考虑,既考虑如何减少洪水资源转化为生态环境效益,又要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河库洪水错峰调度来发挥防洪减灾效益,同时要考虑科学调度水库增加水库容纳水量及调蓄滞洪水量来提高水能水量利用率,增加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还要考虑截住雨洪资源兴建截流沟、小山塘、小水池和地窖等、以增加蓄水量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为解决县城区地下水源补给问题,在地下水补给区域内建设引洪人工湖等地下水回灌工程。通过采取这些利用洪水资源的措施,可促进全流域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化洪水为民造福。只要科学利用雨洪资源,人们在安全与利用之间就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 实践证明,力图单纯以修建工程达到彻底征服洪水的目的,无疑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运用人水和谐的理念,科学调控洪水,科学利用洪水,最大限度地挖掘洪水的利用潜力是人类的明智之举。在与洪水抗争了几千年之后,人们逐渐学会在防洪中善待洪水、管理洪水和利用洪水,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对洪水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这也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也是一种最具潜力的解决日益紧急的水资源的开源手段。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初探 循环农业让秸秆成了抢手货 论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开发利用 赵由才——从事生活垃圾处理 生态填埋:资源化城市垃圾 与洪水共生 善待洪水——还河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安网备案:4419003012048号 本站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