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中怪鱼不能见怪不怪

作者:曹玉茹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7
 


叉齿鱼

    一般在海啸到来之前,也许会有深海鱼类突然出现在水面上,这就应当引起当地人的高度关注,并应迅速离开现场。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之前,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正在海边戏耍,好不开心。他们哪里知道,令人胆寒的海啸已伸出它的魔爪,正在步步逼近着这些心灵似水的孩子们。就在这时,有几种深海鱼类突然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啊!这些鱼怎么长得怪怪的”,有的又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怪模样的鱼呢。”

    一般在海啸到来之前,也许会有深海鱼类突然出现在水面上,这就应当引起当地人的高度关注,并应迅速离开现场。

    在海啸到来之前,往往会有一些深海鱼类,因受不了深海地震而引起的水温的骤升而逃命,因为深海鱼类所处的生活环境,其水温终年在0℃—2℃,由于温度的巨变,无形中给深海鱼类巨大的打击,即使这些深海鱼类逃到水面上,也是死路一条。这是因为深海鱼类平时一直承受着海水的巨大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而这些深海鱼类已习惯于在海水的巨大压力下生活。如果这些深海鱼类突然到了水面上,由于海水的压力骤然减小,使得它们的胃会翻出口外,眼睛突出眼眶外,体内部分小血管破裂,最终导致死亡。因此,在浅海中游玩的人们,一旦看到一些怪模怪样已经死去的深海鱼类,就应引起高度警觉,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这说明有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凶煞恶神的海啸就会疯狂席卷过来,这些游玩的人们,将会被无情的海啸无一例外地吞噬掉。因此,我们防患于未然还是必要的。

    由于不利的生活条件,深水动物不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及高水位的动物发达。

    居住在海洋500米到几千米深处的动物,叫做深水动物。这里又分为两个动物区系。生活在500—2000米深的海水里的,是次深海区动物区系;从2000米再往下,属于深海区动物区系。深水动物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都具有许多构造上相同的特点。由于不利的生活条件,深水动物不论在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不及高水位的动物发达。

    深海鱼类有巨喉鱼、叉齿鱼、锯颌鱼、皮条鱼、黑鲸犀鱼、固灯鱼、鞭吻鱼(图为几种深海鱼)等等。

    深海中的鱼类和生活在海洋上、中层的鱼类不同,它们有哪些特点呢?

    其一,生活环境的改变,使深海鱼类的机体结构也有所变化。在海水中,二氧化碳较多,接近液体状态,以致引起石灰质的不断溶解。深海处水温低,溶解的石灰质很难再从海中分离出来,因而深海鱼类不易得到适当的钙,以致它们的骨骼和肌肉都不发达。深海鱼类的腹部薄如蜡纸,却富有韧性和弹性,不易撕破,这样,它们即使吞食了比自己身体大两倍的鱼,也不会把肚皮撑破。

    其二,一些深海鱼类长年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具有特殊的视觉器官。如有的鱼双眼特别发达,差不多占头部的一大半;有些鱼的眼睛却很小,甚至退化成没有眼睛的“盲鱼”。这些鱼类往往长出比自己身体长数倍的须,用须来感受各种动物的呼吸和游泳时所激起的声波。一般的深海鱼都具有感觉远距离声音振动的能力,从而在漆黑的深海中寻找食物或躲避敌害。 (曹玉茹)



    锯颌鱼




    鞭吻鱼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