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印度尼西亚成群长尾猕猴会捕鱼

作者:秋凌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2

 

会捕鱼的猴子

 

    据国外媒体报道,长期以来,长尾猕猴就以深谙觅食之道而著称,无论是从丛林树枝上摘水果,还是从一脸诧异的游客手中抢走香蕉。现在,研究人员又发现,印度尼西亚成群结队的长尾猕猴竟然知道如何捕鱼。

    据大自然保护协会和类人猿基金会(Great Ape Trust)的研究人员介绍,过去8年他们4次发现一群群长尾猕猴在东加里曼丹和北苏门答腊两省河里用双手捞小鱼儿吃。长尾猕猴喜欢吃水果,擅长搜寻螃蟹和昆虫,但之前从未发现它们从河里捕鱼。艾里克·梅加德(Erik Meijaard)表示:“经过如此长时间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新的行为,当然令人激动不已。这同时表明,我们对长尾猕猴的情况知之甚少。”

    梅加德与别人合作完成的有关猕猴捕鱼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上月出版的《国际灵长类学杂志》上。梅加德是大自然保护协会高级科学顾问。他表示,促使长尾猕猴捕鱼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但是,梅加德说,研究说明了这种已为研究人员所熟知的猕猴所表现出的不为人知的一面——它们能够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和食物来源。

    梅加德10日说:“它们是经过重重磨难幸存下来的物种,深谙在困难环境下生存之道。这种行为可能象征着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的其他作者还包括安-玛丽·斯图尔特、克里斯·戈登、菲利帕·施鲁尔(Philippa Schroor)等大自然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以及类人猿基金会的赛格·威茨(Serge Wich),论文将长尾猕猴捕鱼称为是“罕见而孤立”的行为。梅加德写道,其他一些灵长目动物亦已表现出捕鱼行为,包括日本猕猴、大狒狒、东非狒狒、黑猩猩和猩猩等。

    长期在印尼巴厘岛和新加坡从事长尾猕猴研究的圣母大学人类学教授奥古斯丁·富恩特斯(Agustin Fuentes)表示,看到发表出来的研究论文令他“激动不已”,因为这种细节能让科学家对“这些动物的复杂性”有深入的了解。富恩特斯说:“我对这一研究结果并不感到奇怪,因为长尾猕猴的适应能力确实很强。如果你向它们提供获得美食的机会,它们一定会为了得到它而竭尽全力。”

    富恩特斯没有参与梅加德他们的最新研究,但他表示曾经在巴厘岛目睹过类似行为,观察到身处被淹没稻田的长尾猕猴到处寻找青蛙和螃蟹的镜头。他原本就认为,长尾猕猴在从印度尼西亚到泰国北部城市和乡村环境中不断壮大的能力,也许能为濒危物种提供宝贵的经验,最新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富恩特斯的这一想法。他说:“我们发现很多灵长目动物的表现很差劲。但同时这些猕猴却表现得非常好。我们应通过与其它物种作比较,了解它们是如何成功做到这一点的。”

    富恩特斯和梅加德均表示,在完全了解长尾猕猴捕鱼行为的重要性之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心中仍存在一些疑问,比如什么原因促使长尾猕猴去捕鱼,这种行为在长尾猕猴中究竟有多普遍。大自然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在2007年先后两次观察到长尾猕猴捕鱼,而威茨则在1998年研究猩猩时两次发现长尾猕猴这种行为。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水能资源健康可开发利用率初探
摘要: 按照“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治江新理念,长江…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