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观测规范
定价:¥48.00 | 优惠价:¥38.60 | ![]() |
![]() |
内容简介
本书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地说明了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规范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长期观测目标、观测指标体系的选择和长期观测场地的特征和分类等,对有关的概念和术语给出了定义。第二部分详细说明了不同陆地生态类型水环境长期观测的指标体系和场地设置方案,这是实施长期观测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说明野外长期观测的具体方法,包括水文物理要素观测方法和水化学分析采样方法,这一部分的内容在许多相关文献中都有一定的介绍,本书在归纳总结时,主要侧重于对观测原理的详细讲解和新观测方法的说明,尽量避免与其他相关书籍内容的重合。第四部分说明长期观测的质量保证和数据管理方法,介绍和归纳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环境监测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有关问题作了一定探讨,作为未来进一步完善的参考。
本书名为规范,但更多地体现为一部研究成果,是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多年水分监测的总结和归纳,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在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野外台站的合作下,完善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形成标准的野外观测规范指南。
本书名为规范,但更多地体现为一部研究成果,是对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多年水分监测的总结和归纳,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在不同领域的专家和野外台站的合作下,完善规范中的有关内容,形成标准的野外观测规范指南。
目录
第1篇 概述
1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和意义
1.1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环境
1.1.1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含义
1.1.2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特点
1.2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1.2.1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野外观测与长期观测基本內涵
1.2.2 长期观测的意义
1.2.3 长期观测的规范化
1.3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科学目标
2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体系
2.1 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2.2 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体系
2.2.1 陆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指标体系
2.2.2 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分类
3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场地
3.1 长期观测场地的分类
3.1.1 长期观测场地的空间分级
3.1.2 长期观测场地的属性分类
3.2 长期观测场地设置的基本原则
第2篇 指标体系和场地设置
4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4.1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4.2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4.2.1 水文指标
4.2.2 与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4.2.3 水化学指标
4.3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4.3.1 平原区农田
4.3.2 丘陵山区农田
5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5.1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5.2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5.2.1 水文指标
5.2.2 与森林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5.2.3 水化学指标
5.3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5.3.1 长期观测场地的总体布局
5.3.2 小流域
5.3.3 天然坡面径流场
5.3.4 人工径流小区
5.3.5 其他长期观测场地
6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6.1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6.2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6.2.1 水文指标
6.2.2 与草地生态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6.2.3 水化学指标
6.3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6.3.1 长期观测场地的总体布局
6.3.2 长期观测场
6.3.3 主观测样地
6.3.4 辅助观测样地
7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7.1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7.2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7.2.1 水文指标
7.2.2 与荒漠生态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
8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第3篇 观测方法
9 水文物理要素观测方法
10 水化学要素观测方法
第4篇 质量保证与数据管理
11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
12 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
1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和意义
1.1 陆地生态系统的水环境
1.1.1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含义
1.1.2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特点
1.2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1.2.1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野外观测与长期观测基本內涵
1.2.2 长期观测的意义
1.2.3 长期观测的规范化
1.3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科学目标
2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体系
2.1 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2.2 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体系
2.2.1 陆地生态系统长期观测指标体系
2.2.2 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分类
3 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场地
3.1 长期观测场地的分类
3.1.1 长期观测场地的空间分级
3.1.2 长期观测场地的属性分类
3.2 长期观测场地设置的基本原则
第2篇 指标体系和场地设置
4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4.1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4.2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4.2.1 水文指标
4.2.2 与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4.2.3 水化学指标
4.3 农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4.3.1 平原区农田
4.3.2 丘陵山区农田
5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5.1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5.2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5.2.1 水文指标
5.2.2 与森林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5.2.3 水化学指标
5.3 森林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5.3.1 长期观测场地的总体布局
5.3.2 小流域
5.3.3 天然坡面径流场
5.3.4 人工径流小区
5.3.5 其他长期观测场地
6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6.1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6.2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6.2.1 水文指标
6.2.2 与草地生态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6.2.3 水化学指标
6.3 草地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6.3.1 长期观测场地的总体布局
6.3.2 长期观测场
6.3.3 主观测样地
6.3.4 辅助观测样地
7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的长期观测
7.1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的目标
7.2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指标和频度
7.2.1 水文指标
7.2.2 与荒漠生态水文过程相关的其他指标
……
8 荒漠生态系统水环境长期观测场地的设置
第3篇 观测方法
9 水文物理要素观测方法
10 水化学要素观测方法
第4篇 质量保证与数据管理
11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
12 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
图书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图书
|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