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第2版)

作者:叶文虎 张勇    图书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1
定价:¥24.50优惠价:¥22.80
  • 出版时间: 2006-12-1
  • 字  数:
  • 版  次: 2
  • 页  数: 326
  • 印刷时间: 2007-12-1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 纸  张:
  • I S B N : 9787040203325
  • 包  装: 平装
  •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环境类专业“九五”规划教材。
      本书作者凭借自己长期在环境科学,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学领域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系统构建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提出了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和技术方法,对区域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进行了介绍。书中还对各国环境管理情况和全球环境管理作了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及从事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二、环境科学与环境管理
    三、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主体、对象和内容
      一、环境管理的主体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
    三、环境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环境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环境管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第二章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I):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
    三、三种生产理论
    四、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Ⅱ):管理科学理论
    一、管理科学概述
    二、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
    三、管理科学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III):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概述
    二、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三、行为科学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共赢、控制和协同
    一、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原理
    二、共赢原理
    三、界面活动控制论原理
    四、冲突协同原理
    第三章 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第一节 命令型和控制型的政策方法
    一、法律手段
    二、行政手段
    第二节 经济型和激励型的政策方法
    一、经济手段
    二、宣传教育手段
    三、科学技术手段
    第三节 鼓励型和自愿型的政策方法
    一、环境信息公开
    二、环境绩效管理
    第四章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环境管理技术方法的基础保证
     一、环境监测
      二、环境标准
    三、环境统计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实证方法
    一、实验方法
    二、问卷调查方法
    三、实地研究方法
    四、无干扰研究方法
    五、案例研究方法
    第三节 环境管理的模型方法
    一、环境模拟模型
    二、环境预测模型
    三、环境评价模型
    四、环境规划模型
    第四节 环境管理的信息方法
    一、环境信息及其特点
    二、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三、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第五章 区域环境管理
    第一节 城市环境管理
    一、城市环境问题及其特征
    ……
    第六章 废弃物环境管理
    第七章 产业环境管理
    第八章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九章 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
    第十章 全球环境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一)环境问题
    严格说来,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但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不包括由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发的环境变化,故所指的是狭义环境问题。
    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环境问题自古有之,但在不同时期其性质和表现形式不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不同,因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相同。
    在农业文明以前的整个远古时代,人类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人口数量极少,生产力水平极低,对自然环境的干预,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微乎其微,因而可以认为不存在当前所说的环境问题。
    从农业文明时代开始,人类掌握了一定的劳动工具,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大。于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因过度放牧和毁林开荒引起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这些成为农业文明时代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们迫使人们经常地迁移、转换栖息地,有的甚至酿成了覆灭的悲剧。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曾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区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砍完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了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因而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他们更没料到,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二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凶猛的洪水倾泻至平原上。”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是对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的写照。但纵观农业文明的历史,环境问题还只是局部的、零散的,还没有上升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驱使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
  • 上一本图书: 没有了

  • 下一本图书:

  • 图书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图书
    没有相关图书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图书
    最新图书
    推荐文章
    经典中国·辉煌60年——资源能源…
    1882年,上海亮起中国的第一盏灯。但67年过去后,大多数中国…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