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评价

作者:周爱国等    图书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1
定价:¥36.00优惠价:¥30.70
  • 出版时间: 2008-5-1
  • 字  数:
  • 版  次: 1
  • 页  数: 206
  • 印刷时间: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 纸  张:
  • I S B N : 9787562522379
  • 包  装: 平装
  •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地质环境评价的含义、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大量的实例对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城市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评价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对地质环境评价的图件编制进行了讨论。这些内容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是近年来地质环境评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观点新颖,内容充实,实例丰富,方法先进,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和环境地质工作的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地质环境评价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质量
    第二节 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
    第三节 地质环境质量、容量和承载力
    第四节 地质环境评价
    第二章 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地质环境评价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评价单元的划分
    第三节 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地质环境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五节 地质环境评价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地下水环境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评价
    第三节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第四节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第四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应用实例——南昌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五章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评价原则及程序
    第三节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评价分类
    第四节 应用实例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意义和内容.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实例——湖南省青山煤矿矿山地质环境评估
    第七章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第三节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方法与实例
    第四节 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评价
    第八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第一节 地质灾害综述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其内容
    第三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实例
    第九章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
    第一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第二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的特征和分类
    第三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的内容
    第四节 地质环境评价制图的表示方法
    第五节 制图方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地质环境评价概述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质量
     一、环境
      人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环境,但也都不可避免地要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周围的环境状况,又要对人类的生存与繁衍产生制约作用。
    从“环境”一词的通用含义来讲,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Environment)。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中心事物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对环境的内涵有如下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在地球上,中心事物是人类,因而,环境科学中的所谓环境就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也就是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其中,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包括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要素,例如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各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些要素和圈层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和建设以及与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二、环境的分类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深度和广度,在时间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空间上则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张而扩张。因此,人类的生存环境,可以根据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加工的程度,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
  • 上一本图书:

  • 下一本图书:

  • 图书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图书
    没有相关图书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图书
    最新图书
    推荐文章
    经典中国·辉煌60年——资源能源…
    1882年,上海亮起中国的第一盏灯。但67年过去后,大多数中国…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