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济价值及相关政策影响分析

作者:汪林    图书来源:水利水电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4
定价:¥58.00优惠价:¥48.10
  • 出版时间: 2009-3-1
  • 字  数:
  • 版  次: 1
  • 页  数: 339
  • 印刷时间:
  • 开  本: 16开
  • 印  次:
  • 纸  张:
  • I S B N : 9787508462707
  • 包  装: 平装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从流域和行业层面系统分析评价各部门水经济价值的研究专著。全书由3篇17章构成。第1篇水经济价值理论与方法,比较系统地回顾和阐述了价值理论、自然资源价值理论、水价值理论的沿革、经典价值观及发展趋势,概述了代表性价值评估技术。第2篇海河流域水经济价值案例研究,以典型性、代表性和资料可获性等为原则,在海河流域选择出八个地级以上行政区开展案例研究,进行主要行业的水经济价值计算,揭示行业间水经济价值的量级关系。第3篇与水相关的政策影响分析,从与水相关的现行政策回顾入手,着重讨论了产业发展政策与水政策、三农政策与水政策、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探讨了与水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水价改革、粮棉作物种植布局、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补贴和用水管理等问题。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农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导言
    第1篇 水经济价值理论与方法
     1 价值理论
      1.1 价值的内涵
      1.2 几种经典的价值论
      1.3 价值的评价方法
     2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2.1 自然资源的范畴
      2.2 自然资源价值内涵
      2.3 自然资源价值观
      2.4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 水价值理论
      3.1 水资源的属性
      3.2 水资源的功能
      3.3 水资源价值内涵与构成
      3.4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 水经济价值及评估技术
      4.1 水经济价值的概念与分类
      4.2 水经济价值的评估途径与方法分类
      4.3 揭示偏好法
      4.4 陈述偏好法
      4.5 评估技术的评析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2篇  海河流域水经济价值案例研究
     5 研究框架与方法
      5.1 海河流域的水问题
      5.2 研究框架
      5.3 案例区选择
      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水经济价值计算分类  
      5.5 水经济价值计算方法
      5.6 主要信息来源与数据准备
     6 案例区概况
      6.1 地理概况
      6.2 水资源概况
      6.3 水资源利用
      6.4 区域经济
      6.5 完全供水成本分析
     7 第一产业水经济价值
      7.1 种植业
      7.2 畜牧业
      7.3 影响种植业水经济价值的低效指标分析
      7.4 层次分析法与低效因素辨析
     8 第二产业水经济价值
      8.1 利税总额
      8.2 水经济贡献
      8.3 取水量
      8.4 水经济价值
      8.5 影响水经济价值的低效指标分析
     9 第三产业水经济价值
      9.1 利税总额
      9.2 水经济贡献
      9.3 取水量
      9.4 水经济价值
      9.5 影响水经济价值的低效指标分析
     10 行业综合水经济价值分析
    第3篇 与水相关的政策影响分析
     11 与水相关的现行政策回顾
     12 产业发展的政策影响与相应实施措施
     13 水管理政策敏感性分析
     14 主要粮棉作物种植布局
     15 粮价及粮食最低收购价
     16 粮食补贴
     17 其他相关政策
    结语
    附表
    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篇 水经济价值理论与方法
      2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自然资源价值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际问题。说它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因为自然资源既是商品的基本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有无价值及其价值量大小,关系到对商品经济规律的认识与利用程度、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商品理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又是商品理论的核心。说它是重大的实际问题,因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与利用,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到经济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2.1 自然资源的范畴
      2.1.1 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资源”的概念源自经济学科,是基于生产实践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提出来的。早先,马克思认为资源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自然要素分为诸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以及诸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等两大类;而社会要素,一般是指劳动力、资本、已经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技术等。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以及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
    当今世界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仍然秉承着马克思资源观的思想,认为资源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品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
  • 上一本图书:

  • 下一本图书: 没有了

  • 图书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图书
    没有相关图书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图书
    最新图书
    推荐文章
    经典中国·辉煌60年——资源能源…
    1882年,上海亮起中国的第一盏灯。但67年过去后,大多数中国…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