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碳税税制框架设计拟定 中国碳税时代或来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点击数2753  更新时间:2010/5/31 10:44: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起始税额:

  每吨二氧化碳10-20元

  碳税来了,这个话题一直令生产企业和公众感到惶恐。对于企业来说,碳税究竟能增加多少生产成本,对于个人来说,征收碳税是否意味着物价上涨?姜克隽认为,由于起征税点较低,不会对企业和个人造成明显的负担。

  姜克隽介绍,欧洲目前现行的碳税是200-300元每吨,折合算下来每吨煤的成本提高400-600元。如果初期采用这个价格,就会明显影响到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产业结构。所以在拟定《研究报告》之初,已考虑到影响经济的问题和企业适应能力的问题,税额可能会定在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20元作为尝试,而后根据企业适应能力逐步提高。

  具体而言,每消耗1吨标准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为1.9吨,等于把煤价提高30-40元,按照现行的煤价来计算,征税所造成的煤价上涨为3至5个百分点。

  煤炭涨价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电价上涨。据统计,中国电力现有装机总量中,火电比重达到80%,各类型火电厂使用的主要燃料是煤,而煤在发电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到60%-70%。

  如果以上所有条件到征收碳税时不发生变化,经过简单的乘法计算,这一税额造成的电价上涨为1.5%左右。

  而环保部规划院课题组则建议,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20元,到2020年可以征收50元/吨。具体而言,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立方米)分别征收11元、17元、12元的碳税。

  “从源头上,这一税额将直接对化石能源企业征收,而后这个成本会传递给消费者,体现形式上还是消费税。”姜克隽说:“征税的直接目的是改变大家的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收入归属:

  中央地方“三七分账”

  对于碳税的归属,《研究报告》建议,碳税的收入归属上有三种选择,即地方税、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一般而言,根据中央税与地方税的划分标准,地方税应该是具有非流动性且分布较均匀、不具有再分配和宏观调控性质、税负难以转嫁性质的税种。而碳税对整个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还涉及一个国际协调的问题。

  苏明介绍,从这个角度看,碳税不宜作为地方税,作为中央税更为合适。但考虑到我国目前地方税税收收入过低,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议将碳税作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为7:3。

  《研究报告》称,由中央财政集中碳税收入用于支持节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新能源技术开发以及其他节能事业的发展。还需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考虑低收入或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平衡地区间减排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格局。

  《研究报告》对于碳税收入应该采用以下使用内容和方式:一是用于重点行业的退税优惠和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等方面;二是可以建立国家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能源效率、研究节能新技术、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实施植树造林等工程项目以及加强有关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三是在具体使用方式上,应该更多地采用财政贴息等间接优惠方式,而较少采用直接补贴的方式,更好地发挥碳税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