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应建立科学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作者:郭文生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2265  更新时间:2010/12/13 11:53: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无论哪种经济形式,其终极目标都应该统一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上来。在碳减排方面,我国急需制订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要核算碳减排量,首先要明确“碳”不仅是二氧化碳,而应该是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所有温室气体。科学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要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地域差异。

    和谁对话?


    卢学强,1972年生,2005年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环境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近岸海域的环境变化研究,期间参与日—俄—蒙—韩四国的“东亚气候变动”联合研究项目。2006年~2007年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河口及海岸带生态影响的研究。现任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共发表中、英、日文论文30余篇,出版编译著2部。


    为什么对话?


    “低碳”近年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秀等名词概念也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甚至出现了有关“低碳”的争议。一些官员也提出,“低碳经济的衡量标准以及指标和评价体系等认识都较为模糊。从中央到地方、从学者到民间,都容易产生分歧。”因此,我们想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专业的学者角度,对与低碳有关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使我们对低碳有更理性的认识。


  对话人  卢学强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 记者 郭文生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如何科学理解各类与环境相关的经济名词
  关键思路  各类经济名词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可以统一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上


  记者: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低碳经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别是什么?您怎么看待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的关系?


  卢学强:确实需要弄清楚低碳经济这个概念。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对低碳经济的公认而统一的定义。但低碳经济的基本内容无非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经济的低碳,这主要针对现有产业的低碳化;其二是低碳的经济,这主要是指向因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而产生的新兴产业。


  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联的“经济”名词很多,如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等,这些“某某经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也有些不清晰。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有的专家建议用一个名词来将这些“经济”统一到一起,而较多的专家倾向于用“绿色经济”来统一所有的名词。


  绿色经济是由Pearce于1989年,主要针对传统的“黑色/棕色经济”提出来的。这里的黑色与棕色是环境污染的象征,而绿色是环境保护的象征。绿色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提倡发展经济时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绿色经济内涵的概念性、方向性以及评估与评价的模糊性,造成其更多地指向一种泛化的环保产业,即产业的环保和环保的产业。


  低碳经济的起因是碳排放,绿色经济的起因是污染排放。高碳排放造成全球变暖影响人类生存,体现在全球尺度;高污染排放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主要体现在区域尺度。当碳排放等同于污染排放时,低碳经济可以和绿色经济从概念上相统一。然而,绿色经济在方法学上并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可操作的理论体系,而循环经济则不同,它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将传统的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这一线性过程,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3R),变成一个循环型(Close loop)过程,其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在不同规模水平或层次上表现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循环型社会等形式。低碳经济本身就是能源领域的循环经济。


  我认为,无论哪种经济形式,其终极目标都是要统一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上来。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如何建立合理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
  关键思路  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必须要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地域差异


  记者: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现在强调要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因为过多的碳排放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您怎么看?


  卢学强:是的。所以要发展低碳经济,第一要务是进行碳减排。实质上,人类的生存需求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人类的需求可以分成3类:第一是生存需求,这属于基本需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刚性需求,这类需求导致的碳排放不能削减;第二是舒适需求,这类需求导致的碳排放应当适当控制;第三是奢侈需求,这类需求导致的碳排放应该重点削减,应从经济杠杆上设计政策,制约人类大量的、不合理的奢侈需求。我曾看到一个报告说,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中国的5倍,这就说明美国人有着大量的奢侈需求需要削减。

 

  记者:那么,我们在倡导低碳经济时,是否需要建立一个规则?建立低碳经济规则或者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卢学强: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搞清什么样的经济才算是“低碳”的。这里需要引入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如果不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其实评价的就只是一个环节而已。

  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就是要搞清什么样的经济才算是“低碳”的。这里需要引入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如果不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其实评价的就只是一个环节而已。


  如对风力发电而言,风力发电取代燃煤发电,燃煤电厂的碳排放因子约为1tCO2e/MWh,也就是说风力发电1MWh就减少了原来燃煤发电1tCO2e的排放。但是,只有考虑了风力发电机制造以及废弃过程中的碳排放,再和燃煤电厂设备制造和废弃过程中的碳排放相比较,这样算出的减排量才是真正的碳减排量,而真正的碳减排会大于或小于1tCO2e/MWh。再举一个电动车的例子。电动车基本不排碳。但是如果电动车所充的电是来自燃煤发电,那么考虑到充放电过程中的能源损失,电动车就不能说是完全低碳的。如果考虑到燃煤发电过程中还有污染物排放,则电动车也未必是清洁的。


  低碳评价还应该考虑到区域差异,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的排碳量往往要高于处于产业链高端的区域。如一个地区开采铁矿并制作钢板,而另一个地区制造汽车。制造汽车的地区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必然低于处于开采铁矿生产钢板的地区。相应地,发达国家以高附加值的产业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多是资源消耗型的低附加值产业,不考虑产业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简单地以单位GDP碳排放为指标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