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寿命延长跑不过疾病缠身?
作者:王琪峰  文章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19 19:06:4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2013年,出生于非洲国家莱索托和斯威士兰的居民,其健康预期寿命比他们20年前的同胞至少要少10年。健康预期寿命在国与国之间存在巨大差异:2013年莱索托最低,只有42年,而最高值的日本达到73.4年。即便是在同一地区也不乏差异明显的情况:2013年出生的柬埔寨人和老挝人,健康预期寿命仅分别为57.5年和58.1年,而“邻居”泰国人和越南人则可望健康生活近67年。

2013年健康预期寿命最长的10国分别是日本、新加坡、安道尔、冰岛、塞浦路斯、以色列、法国、意大利、韩国、加拿大。最短的10国则分别是莱索托、斯威士兰、中非共和国、几内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阿富汗、乍得、南苏丹、赞比亚。2013年,我国男女合计健康预期寿命约68岁,比全球平均水平(62.3岁)多5.7岁。

 

全球肥胖和超重情况

 

  

好消息:疾病致死率下降

坏消息:老龄化日益突出

发布时间:20141218

研究人员对人类240种死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自1990年以来,糖尿病、艾滋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病和老年痴呆症的致死率增长靠前。就全球而言,2013年夺走人类生命最多的三大疾病是冠心病、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占全年死亡人数总和的近32%

但其他一些疾病,如胃癌、霍奇金淋巴瘤、风湿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盲肠炎和精神分裂症等导致的死亡率,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1/3以上。随着医学进步,过去令人谈之色变的癌症也变得不那么咄咄逼人了: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俗称“血癌”)的致死率,分别下降了9%18%20%;冠心病和中风的致死率下降幅度也超过了20%

在这23年间,男性和女性的健康预期寿命分别延长了5.8年和6.6年,如果这种趋势维持下去,到2030年男性和女性的健康预期寿命将分别达到78.1年和85.3年。但考虑到生育率下降的因素,人类正向老龄化社会加速迈进,可能使患病人群日益增多。从1990年至2013年,全球心血管死亡数量增加了40.8%,其中55%归因于人口老龄化,25%归因于人口增长。

 

各地区致死率降低最突出的病因

 

 

该研究还发现,影响世界各地人口预期寿命的主要疾病种类不尽相同。在世界大多数地区,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慢性肾病为祸普遍;精神类疾病对北美人影响特别突出;在南亚、亚太地区的高收入国家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故意伤害导致的死亡较多;而在东欧和中亚,因肝硬化去世的人比较多。

2013年,全球致死病因排名前十分别是冠心病(死亡人数为813.99万人)、中风(644.69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病(293.12万人)、肺炎(265.26万人)、老年痴呆症(165.51万人)、肺癌(163.96万人)、交通事故(139.58万人)、艾滋病(134.1万人)、糖尿病(129.94万人)、肺结核(129.03万人)。

1990年,全球致死病因排名前十分别为冠心病(死亡人数是573.75万人)、中风(458.48万人)、肺炎(342.07万人)、腹泻性疾病(257.87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病(242.13万人)、肺结核(178.61万人)、新生儿早产并发症(157.05万人)、交通事故(105.84万人)、肺癌(105万人)、疟疾(88.81万人)。

 

2013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概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