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谁的三餐在流浪
作者:Gail  文章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8 23:11: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晚餐难平衡

  晚餐主力军:丰富的家宴,饭店小吃

  晚餐耗时:40分钟~1小时

  晚餐忽略程度:低

  通常晚餐是全家团聚的好时机,家庭主妇们准备好丰盛的饭菜,犒劳辛苦整天的丈夫和孩子,同时也可以让全家在餐桌上交流一下一天的生活情况。因此大多数主妇不得已让晚餐的丰盛程度大大超过早餐和午餐,把大家都吃个“肚儿圆”才算是让自己尽到了一个主妇的职责。

  “早餐吃的像皇帝,午餐吃的像平民,晚餐吃的像乞丐”,这一条健康饮食的简单比喻事实上比较难实现,而且也并不适用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晚餐的营养相比之下的确不需要过于丰盛,晚餐囤积过多的热量和脂肪,然后又得不到必要的运动,就很容易发胖,也可能导致罹患各种肥胖疾病。但是,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晚餐营养供给不能少。研究发现,孩子长高主要在睡眠中,因为身体的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最多,故需要有足够的营养素供应,才能保证孩子成长。有资料表明,晚餐营养不好的儿童,由于营养素供应不充分,身高发育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中小学生晚餐不但不能“少”,而且要吃得充分。

  害怕孩子长胖又担心孩子营养供给不足的矛盾让很多家长非常苦恼,不过如果孩子只在晚餐时才吃得上一顿可口的饱饭,这样的膳食安排显然不符合平衡膳食原则,必然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专家建议:学生晚餐的安排,中小学生从晚餐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粮谷类食物应是主要的能量供给源,其提供的热量应占全部热量的 60%~70%。家长要按平衡膳食的原理安排晚餐,需注意的是晚餐的食物种类应同午餐联系起来,午餐吃过的食物,晚餐应尽可能不安排,如此,才可以使孩子在一日之内吃到更多一些种类的食品,同样,在饭菜的花色花样上,也应有别于午餐。千万不要把成人维持身材的方法生搬硬套用在孩子身上。

  同样,运动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点对改善孩子的肥胖状况非常有帮助。建议晚餐不要吃得太晚,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孩子们活动活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起他们对于一种或者多种体育运动的兴趣,在锻炼中促进身体成长。也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教会他们认识“美”的尺度,避免他们过早节食。

  营养日的思考 校园里涌动着的营养盲啊!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这个健康促进日并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比起 “减肥”、“减压”的话题而言,营养话题实在不够抓眼球。这种广泛的“忽略”似乎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大多数人认为普遍生活质量高,营养基本都已饱和,吃自己爱吃的东西,自然会使得营养饱和;另一个分支是认为“营养”话题与养生关系甚密,适合受到那些退休了的老年人的关注。问起家庭生活已经奔了小康的学生对营养的关注程度如何,他们拍拍自己少年发福的肚皮说:“没问题,营养不是问题!”

  其实这正是“学生营养日”最为关注的问题——肥胖与营养不良同时并存,看上去营养状况与生活水平提高多少,吃喝花费增加多少并无成正比优化的趋势。城市的学生并不比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好,现在的营养水平也并没有十几年前的营养水平高。不知道是妈妈们对孩子的关心太多?还是关心太少?是孩子们在家长包办饮食的安排下丧失了自我调整营养结构的能力?或者孩子自主选择太多,放任了他们对垃圾食品的尺度?

  有关这些猜想,可能还是需要一个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才能得到可靠的答案。

  不过可以肯定地说,校园里的“肥胖”学生数量在增加,“绝对瘦子”也在攀升,“营养盲”绝对多数地控制着学生的营养水平。

  学生们的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20岁以下人群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竟然高达6%~29%。根据世界银行估计,这些国家未来的建设人才们由微量营养素缺乏导致的疾病和劳动能力下降,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GDP的5%。

  社会在不断呼呼给学生们减压,而家庭对此的反应是不断帮助孩子们完成这样或者那样的任务,恨不得衣食住行全部负责之后,只留出给孩子去读书或者去学习,关于“吃饭”这等小事,就全部由家人代劳安排了。

  而这样的“包办”型生活安排,却仍然导致学生们“吃”的质量很低,每年的营养调查结果都表明,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率都很高,“营养盲”非常之多。生活质量和学生营养状况并没有成正比提高,这一点的确为家长们增添了不少烦恼。不怕孩子吃不饱,就怕他们吃不好,这是家长们的普遍担忧,尤其体现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家长的溺爱,对养成他们挑食、厌食、偏食起了很大的作用。学生营养状况的担忧,根源在家庭。

  另一方面,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过度看重了学习成绩,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忽略。因此,孩子没有自控能力、自理能力,而且普遍缺乏运动量,爱读书不爱运动,爱学习不善交际,这些可能都会成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自立生活的屏障。

  2007年学生营养日将会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这次这个不被广泛关注的健康促进日要大唱一回主角了,届时活动将以“均衡营养,适量运动”为主题,以“营养、健康、和谐同行”为口号,普及营养知识,掌握自理能力,应该会让学校里的“营养盲”逐年减少。

Gail/文   IC/图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