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绿色出行”能否常规化?
作者:杨磊 邓翔…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5 16:23:4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进一步下调公共交通费用

  在之前关于城市治堵的报道中,曾多次涉及到公共交通方面的问题。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目前的公共交通不完善,是他们选择开车出行的一大诱因。其中,公交出行成本太高,是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深圳公交出行费用,比其他大中型城市相对较高,例如在北京,公交车只需0.4元/次,在广州,大部分的公交车也只是全程2元/次。而在深圳,有不少公交车票价在2.5元/次,有些甚至更高。

  和公交车相比,深圳地铁票价更是被网友认为“贵得离谱”。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如从科学馆到民乐站,坐公交车需要1.6元,而乘地铁则要花4元左右。之前也有媒体对深圳地铁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网友认为坐地铁太贵。

  “我们夫妻上下班(坐地铁)来往就20元,开车其实也差不多这么多,而且更加灵活方便,如果不是因为开车堵车,我们根本不会选择搭地铁。”家住龙岗“上品小区”的周女士,虽然就住在地铁站附近,但是仍然每天开车上下班。周女士认为,乘坐公交并不实惠多少,尤其是在偏远的关外地区。

  据了解,公共交通票价太高,一直广受诟病。今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委员建议,希望政府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进行适当的出行交通补贴,此举也被看作是减少私家车出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提升私家车使用成本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公共交通出行费用,或许能让更多人走进公交。

  碳积分“货币化”形成长效机制

  为了践行环保低碳的大运理念,减少市民开车出行,深圳大运会期间,市发改委和中国绿色出行基金会,联合倡议发起了“碳积分”活动,这被看作是“绿色大运”的一项创新之举。所谓碳积分,即是指机动车车主通过“少用、停用,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为净化空气作贡献。

  活动开展之后,为了让市民对碳排放有更直观的认识,主办方开通了名为“中国碳账户平台网”的公共网络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深圳市民可以申请注册“畅行大运绿色出行自愿停驶账户”。拥有这一账户的车主,在少开车、不开车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市交警局的电子系统,清楚看到自己的碳减排量,并积攒下减排积分,也即是通常所讲的“碳积分”。

  “不过仅仅有碳积分还不够,碳积分并不只是单纯的数字,而要可以当货币使用”,绿色出行基金会某负责人曾在大运期间表示,为了让碳积分更具有吸引力,主管部门专门与银联及一些金融机构达成协议。市民可以利用碳积分,缴交停车费、为爱车加油、甚至到指定商户兑换商品。

  记者了解到,大运期间的这一举措,持欢迎态度的市民不在少数。也有部分市民认为,甚至可以引入工业领域内,更加先进、更为完善的“碳配额”制度,建起长效固定的“碳交易”平台。“比如给每部车分配一定的排放许可权,也就是一定的配额,超出配额的,需要向其他车主购买,否则不能再驾车出行。如果自己的配额有结余的,可以拿到市场去交易,获取货币。”

  观点

  “公交系统不完善才会开车”

  市民庞先生表示,由于深圳目前的交通拥堵很厉害,人比较多的节假日以及市中心区车流特别密集的区域,自己基本上都不会开车,“只有在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选择的情况下,才选择开车。”

  针对深圳可能对中心区停车费用提高的情况,庞先生表示,这样的措施是治标不治本,“目前,深圳的停车费用基本是15元每小时,一天的停车费用就是五六十块,已经非常高昂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上涨,除了增加车主的负担,很难起到别的效果,该开车的时候我还是必须要开车,选择太少了。”

  庞先生说,对于绿色出行之星可以减免违章扣分自己觉得不太可行。他表示,“深圳有几百万辆机动车,如何去判定绿色出行之星?怎样做统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行政投入,在操作上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违章扣分和开不开车出行是两个系统,对接也存在难度。”

  庞先生表示,目前之所以选择开车,是因为深圳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不完善,很多情况下,没有更好的出行方式可以选择。庞先生说,改善公共交通系统,让市民在出行上有更多的选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