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中国古老传统小吃的变迁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星辰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
 

 

  五、虾饼

  四、槐叶冷淘

  《随园食单·点心单》中记有一“虾饼”:“生虾肉, 葱、盐、花椒、甜酒脚少许,加水和面,香油灼透。”

  这种“虾饼”乍一见名字,以为是一道菜。其实,它是以虾肉和面做成的一种“烂面烧饼”。如今江苏民间善做“烂面烧饼”的人家很多,且荤素均有。初春时节,扬州一带的老百姓喜欢制作豌豆苗烂面烧饼,其色碧绿,其味清鲜,委实是一种大众化的“高级”面点。

  如果追本溯源,烂面烧饼的历史似乎可追溯到周代。《礼记·内则》中记有一只叫“糁”的点心:“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看来,这“糁”正是用等量的牛、羊、猪肉丁和稻米粉拌和后用油煎成的一种“烂面烧饼”。值得注意的是,这“糁”中的肉丁不是作馅心之用的,而是直接和在米粉中,也就是与当今的烂面烧饼的制法相仿了。

  六、黄雀馒头法

  元代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有一个“黄雀馒头法”:“用黄雀, 以脑及翅、葱、椒、盐同剁碎,酿腹中,以发酵面裹之,作小长卷,两头令平圆,上笼蒸之。或蒸后如糟馒头法糟过,香法(油)炸之尤妙。”

  黄雀又称“芦花黄雀”,体形小,鸣声清脆。人们一般喜欢饲养它作观赏之用。但是,黄雀同时也是一种野味,肉质细嫩,鲜美异常,所以它一直是古入席上的珍馐。浙江一带的农村,在“稻熟时”,人们往往“张罗(网)以捕黄雀”。而南宋临安(杭州)的市场上,则有好多用黄雀制作的菜肴出售,如“蜜炙黄雀”、“酿黄雀”、“煎黄雀”等等(《梦梁录》)。

  尽管用黄雀制作的菜肴品种较多,但像“黄雀馒头”这种做法还是罕见的。由于黄雀被面裹住,所以其原汁原味被保住了,而外面的一层由于包裹黄雀,又带上了黄雀的野味。所以“黄雀馒头”一身二任,外面是面点,里面是菜肴,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