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你的“油水”是否过剩?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6
 

  少吃一口油,少吃一点盐,增强运动,就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出现了食用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人们在抱怨快要“吃不起油”的同时,食用油消费过度、浪费食用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健康专家认为,中国人应该改变“嗜油”的不良饮食习惯。 

  中国人的“油水”过量了

  水煮鱼、糖醋小排、油炸黄鱼、红油火锅……餐馆里,食客们个个吃得油光满面、满嘴油腻;油爆、油炒、油炸、油煸……家庭的餐桌上,“油水”越来越多的食物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从国外进口2827万吨大豆和部分食用油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还预测,2007~2008年度我国食用油消费数量将继续增加。

  吃油量增加,我们吃得科学吗?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应少于25克,但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实际平均每日摄入油脂量为44克,超标76%。

  云南省烹饪协会秘书长周永碧指出,“一方面我国食用油原料紧缺,需要大量进口食用油脂,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对食用油的消费普遍过量,远远超过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这种‘矛盾’提示人们应该逐渐改变饮食习惯、烹调方式,减少油脂的摄入和吸收。”

  吃油过多易患多种疾病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吃油也多了。但是食用油浪费可谓触目惊心,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还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云南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振娥说。

  “首先,洗刷餐具上遗留的食用油有可能堵塞下水道,下水道的油污就是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尤其到了冬季,油脂凝固后结在下水道里怎么也除不掉,污染环境。”

  “其次,人们油脂摄入多了,运动少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不良生活方式疾病也就找上门来了。”油脂是维持人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一克油脂产热量9千卡。但是专家告诫,油不可多吃。“我国居民油脂摄入量远远超标,这是导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现在‘慢性病’已表现出低龄化的现象,因此亟须对国民膳食进行干预。”杨振娥忧心忡忡地说。

  现今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经常外出就餐,偏爱选择中西式快餐等速食和煎炸类食物。“油重的食物吃起来固然很香,但只饱了口福,对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没有好处。煎、炸、炒的烹调方式用油量多,烹炸时油温越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后,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周永碧说。

  不宜长期只用一种食用油

  “中国人的油脂摄入量普遍过量,人体根本吸收不了这么多的油脂。这不仅造成了食用油的惊人浪费,而且严重危害着国民健康。”杨振娥认为,改变食用油浪费的现状,首先要从改变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入手。“最好选用有利于人体的煮、蒸、炖、煲、凉拌等烹调方式,少用煎、炸、炒等用油多的烹调方式,这是减少食用油摄入量的最关键的一点。”

  有些人贪恋高油、高糖的食品,如火锅、油炸食物、奶油蛋糕等,周永碧说,这些都要少吃,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最好不吃。馋的时候可食用粗粮做的点心,或者少量食用以烘焙方式制作的点心。

  “很多人都觉得烧菜少放油口味就不太好,怎样做到既少吃油又能尝到美味呢?”记者问。

  周永碧说:“炖骨头、炖菜都不需要放油,有些菜本身不吸油,油放多了也是浪费。炖煮凉拌的菜品可以浇点花生油和芝麻油,既好吃又健康。”

  “炖骨头、炖肉后可将漂浮在上面的一层油刮下来,用刮下来的油再煮其他菜,既不浪费又能给其他菜提味。”杨振娥说。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专家提示大家多吃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因为炖出来的食物其营养成分没有遭到破坏。”周永碧说。

  食用油的合理食用不仅体现在量上,还体现在如何选择食用油种类上。“我国不少居民在烹调的时候长期使用同一种类的食用油,这样脂肪酸搭配不合理,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周永碧说:“从营养平衡角度出发,选用食用油时不妨经常轮换着吃。”

  杨振娥指出,长期高脂肪的饮食方式转换成低脂肪饮食,要有个适应过程,应逐渐减少脂肪的摄入。

  “少吃一口油,少吃一点盐,增强运动,就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周永碧说。

  高温油:“富贵病”元凶

  高血脂、肥胖人群不断增多,使得现代人谈脂肪色变。其实优质脂肪是人体必须补充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上周末举行了“必需脂肪酸膳食平衡和生命健康高层研讨会”,解放军总医院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赵霖教授提出,很多富贵病并不是因为吃油多造成的,而是与长期食用不健康的油或者是用油方法不正确有着密切关系。

  典型问题

  高温可使健康油变质

  赵霖教授指出,目前,主要问题是爆炒、煎炸等烹调方式造成的危害。富含必需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对人体健康最有利,而高温不但会破坏必需脂肪酸中的Omega-3,而且会造成脂肪的不易分解,很难从体内排出,便堆积在体内。这些不易分解的脂肪就是肥胖、脂肪肝、中风、心脏病、血液黏稠等疾病的元凶。另外,不要吃高温处理过的油,油脂不要长时间存放,同时避光保存,以尽可能减少氧化。

  专家观点

  不饱和脂肪酸增强体质

  加拿大健康食品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营养学博士Udo Erasmus先生在发言时提出,脂肪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脂肪,也就是含有Omega3必需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含有必需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这种人体必需脂肪酸还能够帮助强韧细胞膜,使其充满弹性,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容易让营养进入细胞内部,从而很好地吸收营养物质。

  健康提示

  多种食物可补健康脂肪

  Udo Erasmus博士提出,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的建议,健康人群应多进食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和植物来保护心脏。AHA的饮食指南就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吃两次鱼类,尤其是鲭、湖中所产的灰鳟鱼、青鱼、沙丁鱼、长鳍金枪鱼和大马哈鱼;大豆、核桃、葵花籽、亚麻子等,还有从豆类、坚果或种子中榨出的油。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