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水资源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避开暑气 饮食适宜清补
Eedu.org.cn 作者:李砚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0
 

    伏天又称“苦夏”,在民间自古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一说,这表明,伏天不同于其他天气,人们需要体力来对抗炎热的天气,所以在饮食上含糊不得。

    最近几天,北京降水频繁、空气湿度趋于饱和, “桑拿天”的感觉也日趋强烈,入伏后,这种闷热的感觉会更强烈,因此,人们在出行的时候,应该 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段的暑气,同时要保证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在饮食上,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何为“暑湿”?酷热高温的天气,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内,容易对人的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现象,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

    据中医记载,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在夏季人们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尽量不吃辛辣温燥食物。

    宜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生冷寒凉、辛温燥热之物。同时要避免生食冷饮过度导致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高温天气易使人心烦意躁、疲倦乏力,因此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更为重要。

  阳气最盛 冬病夏治正当时

    近一段时间,各大医院“冬病夏治”尤为火爆,所谓“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记者 李砚)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