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篇
考生输氨基酸不可取
近日,湖北孝感某高中惊现高三“吊瓶班”——全班学生吊瓶输氨基酸来保持体力。这一“吊瓶班”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关于考生到底该补充哪些营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针对湖北孝感某高三班级集体打吊瓶补充氨基酸的做法,北京市营养学会妇幼与学生营养分会秘书长李永进表示,备考期间考生通过输液补充氨基酸没有必要。
知名营养师顾中一也表示,“打吊瓶输氨基酸”这种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徒添风险的做法,应该立即停止。
他表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可以作为供能物质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但是它更重要的任务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因此比起葡萄糖等其他供能物质要宝贵得多。既然氨基酸这么宝贵,所以人体自身的代谢机制都会尽可能地节约它们。当人体能量不足的时候,最先开始消耗的是糖类,而后是脂肪,只有当脂肪大量消耗后才开始分解蛋白质产生能量,换句话说,只要不是营养不良或者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就轮不到动用本应用来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来提供能量。
科学对待营养成分
临近考试,家长们热衷为孩子补脑,此时诸如DHA、EPA和牛磺酸等成分成为家长关注和追捧的焦点,恨不得日日为孩子选择富含此类成分的食物进补。
对此,李永进表示,DHA、EPA和牛磺酸等成分的确是机体的重要成分,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在维持神经发育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正常均衡的饮食可以满足机体DHA、EPA和牛磺酸的需要。
事实上,DHA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例如每百克鸡蛋中含DHA230-450毫克,每百克沙丁鱼中含DHA1040毫克。因此只要平日多吃鱼类和鸡蛋,即可满足人的正常需要。除非特殊的疾病状态下额外补充,健康的个体在正常饮食状态可以不用补充。
他强调,其实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对智力都有重要作用,如果撇开营养均衡,只看重单一某种成分对智力的作用而进行额外补充,显然是不可取的。对于正常个体而言,在健康饮食外如果过量补充某一种或几种营养成分,会造成新的不均衡。
喝咖啡提神不可取
在紧张的备考期间,很多学生会出现思维迟钝,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于是有人选择咖啡来提神。
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孩子为什么会犯困,还是因为睡眠不足,特别是临近考试这两三个月,孩子基本上可能早上六点左右起床,到晚上11点左右才能睡觉。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两天短时间内还可以,长时间孩子肯定会感觉疲倦,这个时候如果真想提高效率还是让孩子休息好。特别是临考前,要让孩子有一个充足的睡眠。
他认为,有人对咖啡比较敏感,喝了咖啡就能够提精神,但是很多人对这个东西并不敏感。而且,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不能喝太多的咖啡,因此不建议孩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疲劳的问题、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备考期间不宜大量进补
李永进并不赞成为考生在备考期间大量进补,适当改善是必要的,但是要符合青少年时期的饮食原则。首先要坚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顾中一则建议,考生补充营养首先是吃饱,保证每天1个鸡蛋;6两到1斤的新鲜蔬菜和半斤左右的水果;300毫升的乳制品;一周吃半两肝脏。其次,饮食习惯上吃好早餐,少吃零食尤其是街边小吃,少喝甜饮料。
此外,专家还建议,三餐分配要合理,在适当的时候食用适当量的健康零食。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三餐比例要适宜,早餐提供的能量及食物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
需要强调的是,饮食卫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紧张的备考状态影响抵抗力,不洁食物可能增加患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一旦生病影响复习和考试成绩的发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