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心理专家:疏导"心理堰塞湖"是一项系统工程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7
 

    看似平静的人群中需要关注的人很多

    “你们这个帐篷住了多少人”,“你们要注意卫生、注意清洁”,“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忙向上面反映的”……

    5月22日,中国传媒大学团委书记、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孙靖,与重庆12355服务团一名成员一起走进帐篷,询问受灾群众的情况。

    专家组、大学生志愿者被分成4组,从九洲体育馆的东南西北4个门,以聊天的形式顺时针排查,不轻易深度介入。

    经过一天的努力,专家组得出结论:“这里看似平静,实则需要关注的人很多,需要心理疏导的人也很多。”

    ——一名连续在灾区采访的记者,受到惊吓,出现明显的强迫症:头晕、头皮发麻、肩部肌肉非常僵硬、晚上老是不停地洗衣服。

    ——一名消防部队的战士在北川参加救援,而他的家距离救援地骑车不足5分钟路程,却没有来得及去救被埋在废墟里的母亲。他现在每天沉默不语,“像一座铜像一样”。

    在杨凤池看来,参加救援的官兵尽管心理素质过硬,但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有的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有的经常有灾难现场画面在脑海闪回,有的见到菜里有肉就有生理反应。心理干预迫在眉睫。

    把对孩子们的心理疏导放在首位

    灾难过后,青少年更需要安全感,需要及时的心灵抚慰。

    “加油!加油!”5月23日下午,久违的呼喊声响彻都江堰市向峨乡海虹小学的上空。团郑州市委12355心理援助专家志愿团的9位老师正带领孩子们做游戏。

    游戏的名称是“信任前仆”,学校的4名教师和专家团成员分成两列,面对面蹲着,两人一组,手与手紧紧握在一起,搭成人梯。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一个地从人梯上爬过。

    参与游戏的第一个孩子很小声地说:“老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老师们大声回答:“准备好了。”孩子又说:“我倒了。”“你倒吧!”这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倒了下来,同学和老师们都为他加油。

    第一个孩子安全爬过人梯,后面的孩子胆子渐渐大了起来,第七个是男孩儿,他竟然一个鱼跃前扑,跳到人体上,看他像游泳一样在人梯上爬行,周围的孩子发出的欢呼声。

    刘历红就职于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从事运动心理专业。她解释了这个游戏的目的:运用针对性强的游戏,创设强力的心理场,使孩子投入游戏中,通过大声呼喊、身体运动,把积聚的恐惧、伤心等不良情绪宣泄出来;通过同伴的助威、老师的支持,体验同伴的关爱、老师的支持,增强安全感,提升自信心。这就是心理志愿者针对孩子当前的情况,设计的心理疏导活动。

    “好开心呐!看到那个男生像游泳一样爬过去,感觉他非常信任老师。有老师的支撑,有同学的支持,我也一点儿都不害怕。”从向峨中学废墟中爬出来后连楼都不敢进的女学生黄精一,在完成游戏后开心地对志愿老师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