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如何识别“化学粽叶”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家庭保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4
      为了保持新鲜粽叶的绿色外观,一些商家经常采用硫酸铜、氯化铜等化学药物浸泡粽叶以人工“增绿”,而附着在粽叶上的铜离子常温下容易渗入粽体,会危害人体健康。端午节临近,给大家提供几个辨别“化学粽叶”的方法。

    辨色:新鲜粽叶呈现鲜绿色是因为含有大量叶绿素,而叶绿素极不稳定,粽叶离开母体以后叶绿素会分解成其他物质,从而变成暗黄色。速冻粽子、真空粽子、熟制粽子,加工时均须高温蒸煮,因此粽叶不可能再呈现鲜绿颜色。色泽鲜绿且均匀的,多半是“化学粽叶”。

    辨味:粽叶看似鲜绿,但粽子入锅回煮却无天然粽叶的那股清香,甚至还有淡淡的硫磺味,此类粽子显然用的是“化学粽叶”。

    辨煮水:粽叶如果经过化学处理,颜色相对稳定,加热后,水的颜色变化不大或者呈现轻微的绿色;如果水的绿颜色比较明显,说明其化学原料含量很高;而原色粽叶包制的粽子加热后,水会呈现淡黄色。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QQ书签 365Key网摘 天极网摘 Yahoo书签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