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凉爽谨防情绪疲软
天气凉爽了,但许多人却犯困、精神疲乏。专家表示,夏季持续高温,导致人体能量消耗透支,现在必须小心“情绪疲软”。
炎夏遭遇高温后人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出现脾气暴躁、容易发火等“情绪中暑”状况。立秋前后,随着天气渐渐凉快,人也从过激情绪中调整过来,这时就容易因身体能量消耗过多,而出现疲软、困乏等状况,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
为摆脱这种“情绪疲软”状态,医生建议,最好能保持充足睡眠,尽量争取在晚上10点前入睡;要早睡早起,早晨如能提前进入储备状态,就能防止一上班就犯困;中午适当“充充电”,小睡10到30分钟也利于化解困顿情绪。在饮食上,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要多吃水果、多喝水,最好是喝绿茶,提神效果远比咖啡好。
此外,这种困乏状态和人体缺氧也有关,因此,可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橡皮树、文竹等植物,能释放氧气、调节室内空气。一阵秋风起,落叶四处飘,每每此时,小周的情绪又开始低落起来,像小周这种情形的在我们身边还很多,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临草枯叶落的秋天,心中常有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易诱发消沉心理。
如何才能抵抗这种疲软的情绪
专家给你以下建议:
1、学会肌肉放松法
打哈欠、伸懒腰、深呼吸等都是人体自动的放松机制。
肌肉松紧法很简单:从头部开始,眼睛用力闭,然后放松;牙齿用力咬合,再放松;拳头握紧后放松;依次类推到全身各部位,都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放松效果。
2、吃“好心情”食物
推荐食用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食物。
此外,香蕉富含一种称为“好心情”的复合胺,是解除秋季忧郁症的良药。
南瓜籽或葵花籽富含钾、镁以及铁等元素。鱼类、蛋类、豆制品、核桃仁、牛奶等具有健脑活血的作用,都可以有效改善心的心情。
3、保持善良、宽容的心态。
心存善良的人,会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
拥有宽容的心态,能让神经处于放松状态,而过于苛求的人,往往由于紧张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4、多做户外活动。
到户外去,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帮助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对神经系统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并消除烦人的秋愁。
情绪不好谨防“心碎”而死
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事情让我们心碎,但是当我们的情绪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会“心碎”致死。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压力过大或情绪激烈变化,如失去亲人等,会使人“心碎”而死。
研究人员对10名患有心脏疾病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和控制情绪的部分会影响心肌变化,使心脏病人的心肌更加脆弱。当人们压力过大时,大脑的上述“高级区域”就会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容易导致心脏跳动异常。压力还会导致心搏停止,增加意外死亡的几率。
研究发现,情绪变化还会影响大脑的“简单区域”。当人感到心情不愉快时,脑细胞会向心脏组织发出讯号,导致心脏因承受压力而出现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