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记者苏晓洲)15日,长沙市建委联合湖南大学及一些知名企业走进社区、街道和学校,展开为期一个月的“绿色建筑”宣传活动。
长沙市建委提供的资料介绍说,“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包括二氧化碳排放),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长沙市建委有关专家指出,对“绿色建筑”,人们认识上存在四个误区:
误区一:“绿色建筑”造成高成本相对于普通建筑,眼下“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约为100元/平方米至400元/平方米,但从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来看,“绿色建筑”的成本并不一定会比普通建筑高,甚至还会有所降低。而从综合生态效益、居住舒适度考量,“绿色建筑”更具性价比。
误区二:“绿色建筑”就是概念炒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至三个星级。被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认定的“绿色建筑”,并非一个销售的噱头。
误区三:“绿色建筑”就是高绿化、大景观 “绿色建筑”的确对园林、绿地面积有着严格的执行标准,但绿色的感官感受并非全部,“绿色建筑”是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健康住宅的和谐统一体。
误区四:“绿色建筑”要使用大量高新尖技术 “绿色建筑”会利用一些节能技术或者设备,但不是高新尖技术的实验室。“绿色建筑”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小的环境代价,建造最适宜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