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汇展 | 水资源 | 读书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低碳 | 下载 | 图库 | 留言 | 环保频道 | 环保会展 | 生态博客 | WIKI | RSS
公园 绿色让城市更轻盈
Eedu.org.cn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26
 

  去公园比赛

  芝加哥马拉松比赛

  时间:每年10月中旬

  芝加哥马拉松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设在位于密歇根湖畔辽阔的格兰特公园,环形的路线展现了芝加哥的迷人全貌。从绿茵青葱的格兰特公园开始,一路穿梭市中心现代文明的摩天大楼最终又回到了格兰特公园,仿佛人类进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总统级的公园自行车角逐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总理普京于今年6月在公园中进行了一场自行车比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明年俄罗斯大选的猜想。在绿树环绕的公园水泥地上,梅德韦杰夫与普京穿着运动服,戴着墨镜奋力蹬着越野车。或许是自行车骑得不过瘾,两人又以羽毛球进行角逐。看来总统也是公园运动的常客。

日本的公园大多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原貌。

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人们齐聚公园赏樱。

  城市活动的最好载体

  职能关键词:习俗、节庆活动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勾勒出日本东京上野公园赏樱的景象。上野公园是东京的重要景点,承载着东京市民每年一度赏樱的重要活动。到了樱花烂漫的季节,上野公园的樱花大道两旁,巨大的樱花树几乎遮蔽了天空,形成了一条长长的樱花“隧道”。树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东京市民多半呼朋唤友,举家出游。人们在樱花树下铺开了平整的塑料布,边野餐边聊天。

  作为习俗、节庆活动的最好载体,公园以其独特的地理、生态优势,丰富着人们的城市生活。而近年来国内端午节时赛龙舟或者春节庙会活动等,也渐渐开始选择公园作为场所。

  去公园过节

  东京上野公园赏樱花

  时间:每年3月末、4月初

  上野公园是东京的樱花名地,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是赏樱名所。在樱花密集的不忍池南侧,景色尤为美丽,对外开放的2400平方米的草坪像一个热闹的宴会场,每天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堪培拉联邦公园看花展

  时间: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

  自1988年起,为庆祝澳洲立国200周年发起的澳洲花展,发展成了每年定期的鲜花嘉年华。花展在澳洲首都堪培拉联邦公园举行,场地覆盖范围有9个足球场那么大。花展活动还包括音乐、舞蹈、街头表演、雕塑和美食,每年吸引30万游客。

Lady Gaga在麦迪逊公园广场举办演唱会激情演唱。

  城市中的娱乐胜地

  职能关键词:露天演唱会、娱乐

  伦敦的海德公园,除了拥有彼得·潘雕塑和威灵顿拱门外,更以世界级巨星的演唱会闻名。事实上,早在1824年时,海德公园就已然成为国家庆典的举办场所,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就在海德公园举办。而如今,海德公园也变得时髦起来,成为“Live 8”巨星慈善演唱会的举办场地之一,保罗·麦卡特尼、麦当娜等等巨星都踏上过海德公园的舞台献唱,让海德公园开个唱成为一种传统。

  显然,公园作为公共娱乐的场所,已经成了露天演唱会的场地首选,国内众多的音乐节,或者跨年演出也爱选择公园作为舞台。比如上海爵士音乐节、世界音乐周选择中山公园、世纪公园,或者是北京朝阳公园的音乐节等等,都是演唱会落户公园的范例。或许,选择了公园作为演唱会场地,再也不用为high翻屋顶担忧。

  去公园听演唱会

  麦迪逊公园的明星谱系

  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举办过许许多多的演唱会,它显然已经融入了纽约的音乐史中。这里常年有巨星光顾,玛丽莲·梦露在这里为肯尼迪唱过《生日快乐歌》,“猫王”在这里录制的《花园现场专辑》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埃尔顿·约翰这个名字对公园同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约翰·列侬最后一次公开献唱,正是在埃尔顿·约翰的公园演唱会上客串嘉宾。

灾难过后,人们在公园避险。

  灾害来临时的紧急庇护所

  职能关键词:避险、抗灾

  日本是地震灾难多发国,在历次大的地震灾难后,城市公园都发挥了重要的避难疏散作用。比如,1923年时,日本遭逢关东大地震,东京40%的建筑物被夷为平地,受灾者超过百万人,死亡者多达9万人,其中90%以上是被大火烧死的。但在这场地震中,城x市广场、绿地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却对灭火和阻止火势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人由于躲避在公园内幸免一死。在之后日本阪神大地震时,31万多人在1000多个避难所避难,其中神户市有27个公园成为居民紧急避难场所。显然,城市公园面积比较大,有充足的绿地、水流和自然空间,与外界交通条件也比较好,往往成为城市灾难后紧急避难的理想场所。也因此,现代的城市公园也往往设计了救灾防灾的设施,比如灾害对策据点、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救护中心等等。

  去公园防患于未然

  北京首个防灾公园落成

  2003年,北京将元大都遗址公园建成了全国首个防灾公园,设定计划游人应急避难疏散区,建立应急简易厕所、应急供水装置等避难设施。建成后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可抗御8度地震烈度。

上一页  [1] [2] [3]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旅行资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