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方的,桃心的、苹果形的……一块块形态各异、造型可爱、闻起来有些像香喷喷饼干味道的小家伙,竟然是香皂!这些作品由年轻女孩张颖利用废油制作而成,她可是在当地出了名的环保达人。
7月中旬,记者闻讯来到张颖所在单位晋中晚报。听说同行是来采访张颖的,她的同事小芬乐呵呵地说:“张颖做的香皂在我们单位是抢手货,用三四天的时间一做出来,立刻就被大家瓜分了,我们还得提前预定呢!”
张颖利用废油制作香皂的想法,源于近年来流行的手工香皂。手工香皂是一种用天然植物油制作而成,安全有效的皮肤清洁用品。由于这种手工香皂价格较贵,制作方法不易,所以一般家庭很难制作。善于动脑的张颖在想,既然植物油可以做香皂,那么家里烹调用剩的废油,可不可以用来制作香皂呢?烹调食物后的废油,再次食用有害健康,而倒掉危害也不少。小张经过查阅资料和反复试验,先把废油和苛性钠按照一定比例配好,再加入适量碱面,终于用废油制作出香皂。所用材料大多是家庭中常见的物品,比如用来做香皂模具的是各种月饼、果冻的包装盒。小张的同事说,这种香皂含有对人体皮肤有益的甘油,用它洗手可以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比市面上卖的普通香皂好用多了!
张颖对记者说,有一次她看到亲戚新买的食用油十分浑浊,上面还漂浮着一层白色的物体,便怀疑是地沟油。她劝亲戚不要再吃这种油,并将这瓶油要了过来,制作成香皂。“要制止地沟油在市场上流通,除了监管部门的监督外,将废油回收并制作成香皂不失为一个好点子。”小张微笑着对记者这样说。
用废油制作香皂只是她众多环保点子中的一个,她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再次利用。小张专门有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电脑里,分门别类,都是各种旧物是如何改造的:一件过时的T恤只需几剪刀就能变成一件时尚小衫,一个洗涤用品的塑料瓶简单包装就可以成为一个花盆。废旧的纸盒和布头,缝缝贴贴就变成了精美的手机架,比市场卖的还漂亮。此外,骑自行车上下班,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拒绝使用空调,垃圾从不乱扔……小张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以环保达人的要求鞭策自己,已成习惯。
小张现在最希望的是,大家都能为环保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在采访结束时,她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比如像做香皂这件事,如果只是我一个人来做,很有限。如果能以社区为单位专门有人到各餐馆回收废油,就可以解决地沟油的问题了。还有,我看新闻,见北京有一种绿色生活馆,专门为小区居民提供旧物再利用的服务,是公益性质的,当然也是依托社区的。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模仿这类型的模式,以社会管理网格化的方式推广。另外,利用废物来搞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这在别的国家已经有先例,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如果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建造公园,建造公园的材料都来自人们生活中的废弃物,将其改造成各种雕塑、建筑、健身器材,甚至旅馆,既可以帮国家节约资金,又让废弃物重生,还可以为我省增加一项特别的旅游项目,这在全国来说都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