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太阳宫凯德购物中心有一个“环保酵素”的宣传摊位。
摊位上摆放着不同原料制成的酵素及《环保酵素救地球》宣传册。
在全世界也包括中国的民间环保人士中,一种能够“守护环境、改善健康和生活”的神秘物质正在被追捧推广,它被叫做“环保酵素”,还有一个名为“环保酵素救地球”的网站。据说,这种用果蔬垃圾制成的发酵液,能用于居家清洁、水质净化、外用护肤,甚至可作为食用保健品。它还减少了垃圾量。但在很多从事食品、生物和化学行业的学者看来,其中不少功能有夸大之嫌。究竟哪些是真理,哪些是传言?《环境与生活》杂志分别采访了身为环保酵素推广人的中科院软件所硕士和身为科普作家的美国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给“酵素”来一个科普。
泰国女博士发明“酵素”
6月29日下午,在北京太阳宫凯德购物中心“舌尖上的市集”上,“环保酵素”的宣传摊位就设立在市集的显眼位置。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大力推广环保酵素的刘平。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后又成为中科院软件所硕士研究生的刘平,现在最知名的身份是环保酵素推广人。刘平介绍说,他自己有个发酵房,已制作了几千公斤的酵素。而这种自制酵素的技术,是研究酵素30多年的泰国女博士乐素昆发明的。
刘平介绍,酵素其实就是酶,是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人体内酶的种类数不胜数,它们催化作用的高效性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酶的活性与生命体的活性有密切关系。在自然界中,很多复杂有机物的降解都离不开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的作用。环保酵素的本质,正是水果蔬菜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的产物。
“发酵越久功效越强”
记者看到摊位上摆放着形形色色的酵素,分别贴着“辣椒”、“苹果”、“葡萄”等标签来标示其原料。刘平拧开葡萄酵素的瓶子让记者闻了闻,有一股类似葡萄酒的香气,并没有想象中发酵后的酸腐气味。刘平认为,人对气味和味道的感受就反映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如果一种气味令人厌恶或者有刺激性,它往往是不利于人体的。反之,产生愉悦和清新气味的东西,一般就可以被人体接纳。
他告诉记者,一瓶酵素从配好原料那天算起,需要3个月时间完成发酵。在这之后,酵素没有所谓的保质期,时间越久功效越强,味道也越醇香。他拧开的这瓶酵素制作时间已经超过半年,发酵得很彻底,可以当清洁剂用,还可以当保健品入口下肚。
刘平还讲解了酵素的制作过程。首先,找个具有弹性的容器,一般是饮料、矿泉水的塑料瓶或塑料桶。接着,将红糖、新鲜的果蔬垃圾和水以1∶3∶10的重量比例投放到容器中,液体体积以不超过容器容积的2/3为宜,混合均匀后密封,并标出制作日期。
他说,加入红糖是为了给微生物提供生长活动的能量来源,没有糖类物质就做不出成功的酵素。
如果一时无法收集足量的鲜垃圾,也可以分批投放,3个月的期限以最后一次投料算起。刘平提示说,宽口容器投料方便,但密封性不好保证;窄口容器密封性可靠,虽然投料不便,但原料切得小正好更利于发酵充分。
[1] [2] 下一页